[发明专利]一种电梯井道上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1987.2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1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方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力奥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B66B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井道 上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井道结构,特别是一种电梯井道上梁,属于电梯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都是有机房的,主机、控制屏等放置在机房。随着技术的进步,曳引机和电器元件的小型化,为节省建筑成本,电梯越来越倾向于往无机房方向发展。现有的无机房电机中,曳引机、绳头板等装置均安装在上梁的上部或下部,因此上梁的强度要求比较高。目前上梁普遍为工字钢结构,但是一方面工字钢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工字钢抗疲劳强度较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道上梁结构。本发明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也提高了力学性能,解决了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道上梁结构,包括上梁框条,上梁框条内设有矿石条主体,所述的矿石条主体按重量份包括水130-180份、水泥150-250份、高岭土30-80份、粉煤灰30-80份、轻烧粉20-50份、矿渣50-100份、砂800-1500份、粗集料800-1500份、减水剂3-8份。
上述的电梯井道上梁结构中,所述的矿石条主体按重量份包括水150份、水泥200份、高岭土50份、粉煤灰50份、轻烧粉30份、矿渣75份、砂1000份、粗集料1000份、减水剂5份。
前述的电梯井道上梁结构中,所述的粉煤灰按重量份包括二氧化硅(SiO2)粉未50-100份、氧化钙(CaO)粉未5-15份、电石渣5-15份、三氧化二铝(Al2O3)粉未30-60份、三氧化二铁(Fe2O3)粉未5-15份、氧化镁(MgO)粉未2-8份、三氧化硫(SO3)粉未1-3份。
前述的电梯井道上梁结构中,所述的粉煤灰所述的粉煤灰按重量份包括二氧化硅粉未72份、氧化钙粉未10份、电石渣10份、三氧化二铝粉未40份、三氧化二铁粉未8份、氧化镁粉未5份、三氧化硫粉未1.5份。
前述的电梯井道上梁结构中,所述的矿渣按重量份包括二氧化硅粉未30-60份、氧化钙粉未50-80份、三氧化二铝粉未5-15份、三氧化二铁粉未0.5-1.5份、氧化镁粉未3-8份、三氧化硫0.1-1份。
前述的电梯井道上梁结构中,所述的矿渣按重量份包括二氧化硅粉未40份、氧化钙粉未60份、三氧化二铝粉未10份、三氧化二铁粉未1份、氧化镁粉未5份、三氧化硫0.5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上梁框条,上梁框条内设有矿石条主体,申请人对矿石条主体的原料和组份作了改进,改进后的矿石条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而且与工字钢相比,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与空心管和工字钢相比,本发明具有更好的承重性能,经试验该加强筋从1米高度处颠落无明显开裂现象,经试验,本发明的强度可达到C30的标注,静耐载压力4500kg,经模拟测试十年后强度大于原设计强度的90%,效果非常明显。进一步地,申请人还对粉煤灰和矿渣的组分和参数作了优选,优选后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力学性能和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电梯井道上梁结构,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上梁框条1,上梁框条1内设有矿石条主体2,所述的上梁框条2的中部设有金属夹板3,金属夹板3的两侧各设有多根钢筋4。所述的矿石条主体按重量份包括水150份、水泥200份、高岭土50份、粉煤灰50份、轻烧粉30份、矿渣75份、砂1000份、粗集料1000份、减水剂5份。所述的粉煤灰按重量份包括二氧化硅粉未72份、氧化钙粉未10份、电石渣10份、三氧化二铝粉未40份、三氧化二铁粉未8份、氧化镁粉未5份、三氧化硫粉未1.5份。所述的矿渣按重量份包括二氧化硅粉未40份、氧化钙粉未60份、三氧化二铝粉未10份、三氧化二铁粉未1份、氧化镁粉未5份、三氧化硫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力奥电梯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力奥电梯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1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藻土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混合砂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