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紧装置及封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1200.2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3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星宇;罗建方;龙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侧壁 锁紧环 锁紧装置 螺纹 第二侧壁 锁紧基座 锁紧帽 封堵系统 导管 弹性环状体 第二腔体 第一腔体 台阶面 抵接 抵压 减小 腔体 锁紧 压塌 远端 收容 体内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紧装置,包括锁紧帽和锁紧基座,还包括锁紧环,所述锁紧环为弹性环状体;所述锁紧帽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围成第一腔体,且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锁紧基座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并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锁紧环收容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当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使所述锁紧帽和所述锁紧基座连接时,所述第一侧壁的远端抵压所述锁紧环使所述锁紧环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台阶的台阶面抵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所述锁紧装置的封堵系统。本发明的锁紧装置能够在锁紧导管的同时大大减小压塌导管的腔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囊导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紧装置及封堵系统。
背景技术
球囊导管已广泛应用于微创介入诊断和治疗手术中,可用于扩张腔内的狭窄、阻断血流、封堵破裂的管腔、定位靶向输送药物等等。封堵球囊导管是球囊导管中的一种,其作用是阻断动脉血流,可用在动脉瘤自然破裂后做的紧急处理手术中,或是为了应对血管内修复术治疗动脉瘤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动脉瘤破裂风险,在手术过程中作为备用件使用。
封堵球囊导管的作用机理是利用球囊的膨胀压力,紧紧贴住血管内腔,对内腔产生一个径向的挤压力和一个轴向的静摩擦力,产生的静摩擦力可用来抵抗血流对球囊的正向推力,减缓球囊相对血管产生的移位。然而,由于此时血流被完全阻塞,且球囊在其近端的分叉又较小,无法释放血流压力,导致球囊承受的推力陡然升高。在推力大于静摩擦力时,球囊就会相对于内腔里的封堵位置产生偏移。
为了解决球囊在封堵血管以阻断血流时易产生偏移的问题,有人提出一种设有定位件的球囊导管,该球囊导管虽能够解决球囊在封堵血管以阻断血流时易产生偏移的问题,但同时也引入的新的问题:定位件的摩擦部在卡紧管体时,由于作用在管体上的力分布比较集中,容易压塌导管的腔体。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固定在导管上的定位件在卡紧管体时容易压塌导管的腔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卡紧管体时不易压塌导管的腔体的锁紧装置及封堵系统。
一种锁紧装置,包括锁紧帽和锁紧基座,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锁紧环,所述锁紧环为弹性环状体;所述锁紧帽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围成第一腔体,且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锁紧基座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并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锁紧环收容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当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使所述锁紧帽和所述锁紧基座连接时,所述第一侧壁的远端抵压所述锁紧环使所述锁紧环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台阶的台阶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以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为原点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近端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环与所述第一台阶的台阶面抵接的一端以所述锁紧环的内环面为原点朝向远离所述台阶面的一端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第一台阶形成间隔,且所述第二台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的靠近所述锁紧帽的一端;所述第一侧壁的远端形成有第三台阶;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配合使所述锁紧帽和所述锁紧基座连接时,所述第二台阶的台阶面和所述第三台阶的台阶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支壁、第二支壁和第三支壁,所述第一支壁围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支壁套设于所述第一支壁的外周,所述第二支壁和所述第一支壁围成第三腔体,且所述第二支壁的近端与所述第一支壁的近端通过所述第三支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设于所述第二支壁的近端的内侧,所述第二螺纹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近端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支壁的远端的内侧设有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二侧壁的近端的外侧设有第二突出部,且当所述第二突出部伸入所述第三腔体内并滑过所述第一突出部后,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1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用户画像标签的抑郁治疗系统
- 下一篇: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