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群体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症及产后保健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8974.X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9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安永福;薛振卫;王晓芳;邵丽玮;顾文源;李林;刘泽;许利军;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5/00;A61K35/24;A61K31/047;A61K33/14;A61K31/19;A61K35/3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07103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群体 防治 奶牛 胎衣 不下 产后 保健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群体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症及产后保健的复方制剂,包括红花10‑20份、桃仁15‑25份、当归30‑40份、熟地20‑30份、芍药10‑20份、川芎15‑25份、肉桂10‑20份、五灵脂20‑30份、蒲黄20‑30份、以及麸皮300‑500份、丙二醇100‑200份、氯化钾80‑150份、丙酸钙200‑280份。获得的复方制剂,以中药和其他组分的协同,消除个体差异造成的疗效不确定性,达到产后迅速恢复体能、排出胎衣、预防产科疾病、提高受孕率、降低相关的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提高产奶性能的目的,利于群体奶牛的防治。本发明提供的复方制剂的制备,需对部分中药原料组分进行预处理,以充分发挥药效,并将全部中药原料与麸皮进行发酵,使药效更优、更稳定,更有效改善奶牛瘤胃功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群体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症及产后保健的复方制剂,以及该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奶牛属子叶型胎盘,因胎盘结构和组织的特殊性以及频繁生育导致的高强度代谢和生理负担,造成胎衣不下发病率较高。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畜分娩出胎儿后,胎衣子叶绒毛未及时从子宫阜隐窝中自行脱落,致使胎衣在第三产程的生理时限内不能排除的产科病症;通常以奶牛产后12h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判定,是奶牛临床常见产科疾病之一,常继发奶牛产后子宫疾病,其下行感染易引发乳房炎症,降低产奶量及产后繁殖性能。我国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多在12%-13%之间,个别地区甚至高达50%,尤其在夏季,可高达70%-80%,若处理不当,就成为导致产后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的主要或直接原因,给奶牛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胎衣不下的病因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双生、流产、早产、难产及孕期营养不均衡,高温季节及生产过度,低血钙等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这给其防治带来一定的难度,也阻碍了本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以往常常采取激素治疗或手术疗法,效果均不理想。中兽医在临床实践中对中草药防治奶牛胎衣不下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基础,但由于中兽医辩证论的个体化诊疗特点,目前尚缺乏基于奶牛胎衣不下的群体防治手段,不利于群体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群体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症及产后保健的复方制剂,该复方制剂不仅对于奶牛胎衣不下症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能够减少产后多种繁殖疾病的发生,并对群体防治效果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用于群体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症及产后保健的复方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组分:红花10-20份、桃仁15-25份、当归30-40份、熟地20-30份、芍药10-20份、川芎15-25份、肉桂10-20份、五灵脂20-30份、蒲黄20-30份、以及麸皮300-500份、丙二醇100-200份、氯化钾80-150份、丙酸钙200-280份。
本发明的复方制剂,针对奶牛产后气血双亏、血瘀气滞、子宫收缩无力、胎衣滞留、恶露不净等生殖功能障碍,以及胎儿排出后腹部中空、体液大量损失、生理变化剧烈、易引起代谢紊乱、消化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四胃变位、前胃迟缓、低血钙、酮血病、酸中毒等一系列疾病的问题,选取数味中草药配合麸皮、及电解质物质组方,从病因根本入手,以中药和其他成分的协同,消除个体差异造成的疗效不确定性,达到产后迅速恢复体能、排出胎衣、预防产科疾病、提高受孕率、降低相关的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提高产奶性能的目的,并利于群体奶牛的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8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蓝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大豆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