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空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7856.7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玉罡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J15/04;F23J15/06;F23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郭伟红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将焚烧处理与高温热分解、融熔处理结合,便于填埋,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近代的垃圾焚烧炉皆配有良好的烟尘净化装置,防止大气污染。正是因为存在二噁英污染风险和投资运行成本过高这两大弊端,垃圾焚烧在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潮之后,垃圾烧出一级致癌物,国外学者告诫中国人不要推广垃圾焚烧,一般炉内温度控制左右,焚烧后体积比原来可缩小,分类收集的可燃性垃圾经焚烧处理后甚至可缩小。近年来,将焚烧处理与高温热分解、融熔处理结合,以进一步减小体积,一般炉内温度控制在左右,焚烧后体积比原来可缩小50-80%,分类收集的可燃性垃圾经焚烧处理后甚至可缩小。近年来,将焚烧处理与高温热分解、融熔处理结合,以进一步减小体积。
在实际生活中,目前现有的垃圾焚烧空气净化装置在焚烧结束后不能将焚烧箱内的气体抽出净化,并且焚烧箱的温度过高不能对焚烧箱进行降温,在焚烧时不能均匀的焚烧,在焚烧后残留许多污浊空气,这些空气排出室外会对空气造成巨大污染,并且焚烧箱的温度过高会使焚烧箱的附件容易烧坏,使焚烧箱的使用寿命降低,这不仅不能起到净化空气而且会使焚烧箱的附件使用寿命减短,这会增加工作成本和工作时间,不利于人们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空气净化装置,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垃圾焚烧空气净化装置在焚烧结束后不能将焚烧箱内的气体抽出净化,并且焚烧箱的温度过高不能对焚烧箱进行降温和焚烧时不能均匀焚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垃圾焚烧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顶部的中部通过隔热垫固定连接有焚烧箱,所述焚烧箱的两侧且位于底箱的顶部分别通过隔热垫固定连接有电机箱和燃料箱,所述电机箱和燃料箱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抽风机,并且焚烧箱的顶部通过隔热垫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所述抽风机的抽风口贯穿净化箱顶部的一侧并延伸至净化箱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左侧通过电机底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并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贯穿净化箱并延伸至净化箱的内腔,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净化叶片,并且净化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贯穿有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的底端分别贯穿净化箱和焚烧箱并延伸至焚烧箱的内腔,两个所述透气管之间且位于净化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净化剂喷射机,所述净化箱内腔的顶部且位于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净化板,所述净化板与净化箱内腔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底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制冷机,两个所述制冷机之间且位于底箱内腔的底部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底箱内腔顶部的中部通过电机底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顶部与风扇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箱的顶部开设有与风扇适配的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电机箱内腔的底部通过电机底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端分别贯穿电机箱和焚烧箱并延伸焚烧箱的内腔,所述转杆的右端且位于焚烧箱内部通过支座与焚烧箱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且位于焚烧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片,所述燃料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燃料存放箱,所述燃料存放箱的出料口分别贯穿燃料箱和焚烧箱并延伸至焚烧箱的内腔,所述焚烧箱顶部的两侧且位于抽风机的顶部贯穿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贯穿焚烧箱并延伸至焚烧箱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焚烧箱内腔顶部的中部设置有点火机,所述净化箱的顶部贯穿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底端分别贯穿净化箱并延伸至净化箱的内腔,所述排风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棉网,所述排风管的顶端设置有空气净化器,所述焚烧箱的正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并且箱门的左侧设置有把手。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空气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玉罡,未经董玉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78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废气等离子焚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尘烟气水循环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