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中数学的三视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7024.5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5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素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素贞 |
主分类号: | G09B23/04 | 分类号: | G09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淮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中数学 视图 装置 | ||
一种用于高中数学的三视图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2,底座3,支撑架107,其中所述主体1为正方体箱体,内部为腔体,所述主体1的正面、左侧面、顶面为带有涂层的玻璃,所述主体1的背面、右侧面、底面为带有LED平面光源的不透明材质;所述主体2为长方体,内部为腔体,所述主体2内部包括电机、齿轮组、传动轴、角度传感器;所述底座3为长方形箱体,内部为腔室。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教师教导学生的过程中遇到关于三视图解释不清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对于三视图不同角度下的不同形状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中数学的三视图装置。
背景技术
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上面、左面、正面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轮廓用正投影法绘制出来的图形称为视图。一个物体有六个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正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侧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还有其它三个视图不是很常用。三视图就是主视图(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侧视图)的总称。三视图能够正确反映物体长、宽、高尺寸的正投影工程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三个基本视图)为三视图,这是工程界一种对物体几何形状约定俗成的抽象表达方式。
三视图是高中必修课程《技术与设计1》中学生觉得较难的内容之一。教学中常出现学生绘图习惯不好,作图实践课时少,空间形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有困难,及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三视图的成图原理学生并不陌生,学生在数学课程有所接触,了解三视图绘制方法。但是,学生没有注意到数学中的三视图与技术语言的三视图有着较大的不同。数学中三视图主要是训练学生从三个方位投影空间形体所得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空间结构和位置关系。技术“语言”中的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语言,有很多规范和标准方面的内容,是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思想和交流作品信息的一种“语言”。虽然成图原理一样,但是数学中的三视图教学没有上升到“语言”的高度,也就是说三视图作为一种表达交流的工具,学生不太了解。如在数学中绘制三视图时学生比较随意,不太讲究规范。
现有的教学三视图方法中,较为常见的,是教师站在讲台,以手持的方式举起多面体模型,如三角锥体,当教师举起三棱锥体,向学生展示三棱锥体的正视图时,长方形面对准教师,棱角对准学生时,因为学生坐的座位不同,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正对面看到的为长方形,其边长为三棱锥体的边长,但是两侧学生看到的长方形边长却小于三棱锥边长,当教师展示三棱锥体的侧视图时,正对面学生所看到的长方形边长为三棱锥体的三角形高,但是两侧学生看到的长方形边长却大于三棱锥体的三角形高,而且因为展示时因为学生座位远近不同,不能直观的观察到教师所述的所谓边长的具体差别,造成误解;这种方法极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的甚至导致学生厌恶学习三视图,为以后的教学造成严重后果,而且这种方法极大的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甚至影响到教学进度。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本发明解决了教师教学效率低下,消耗体力严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倦学习三视图的课程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
一种用于高中数学的三视图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2,底座3,支撑架107,其中所述主体1为正方体箱体,内部为腔体,所述主体1的正面103、左侧面102、顶面101为带有涂层的玻璃,所述主体1的背面104、右侧面105、底面106为带有LED平面光源的不透明材质。
所述主体2为长方形箱体,内部为腔体,所述主体2内部包括电机203、齿轮组202、传动轴204;所述底座3为长方形箱体,内部为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素贞,未经孙素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7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细粉尘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