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光栅干涉仪位移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6885.1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6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朱煜;王磊杰;张鸣;夏野;成荣;叶伟楠;杨开明;倪畅;丁思奇;贾喆;李情情;王雨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9/02015;G01D5/26;G01D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光栅 干涉仪 位移 测量 系统 | ||
1.一种平面光栅干涉仪位移测量系统,包括单频激光器(1)、分束器(2a、2b、2c)、光栅干涉仪(3)、平面光栅(4)、声光调制器(5a、5b)、接收器(6)、电子信号处理部件(7)、光纤耦合器(8)和频率合成器(9);其特征在于:光栅干涉仪(3)包括偏振分光镜(31)、折光元件(32)、第一直角棱镜(33)、第二直角棱镜(34)和第三直角棱镜(35)、四分之一波片(36);其中第一直角棱镜(33)位于偏振分光镜(31)顶端,第二直角棱镜(34)与第三直角棱镜(35)并排放置在偏振分光镜(31)的底端;单频激光器(1)出射的单频激光经分束器(2a)分光后,分别经过由频率合成器(9)供源的第一声光调制器(5a)和第二声光调制器(5b)进行调制后,分别经第二分束器(2b)和第三分束器(2c)分光后,其中,经第二分束器(2b)分出的一束激光和第三分束器(2c)分出的一束激光经光纤耦合器(8)进行干涉后,作为补偿轴信号输入至接收器(6),处理后形成一路电信号输入至电子信号处理部件(7);另外两束激光则入射至偏振分光镜(31)后分光,两束反射光为参考光,两束透射光为测量光;
所述两束测量光第一次经四分之一波片(36)和折光元件(32)后以利特罗角入射至平面光栅(4),反射后第二次经折光元件(32)和四分之一波片(36)入射至偏振分光镜(31),反射后两束测量光分别经过第二直角棱镜(34)和第三直角棱镜(35),回射至偏振分光镜(31),再次反射后经折光元件(32)和四分之一波片(36)后再次以利特罗角入射至平面光栅(4),反射后再次经折光元件(32)和四分之一波片(36)后入射至偏振分光镜,透射后两束测量光平行出射;
所述两束参考光经第一直角棱镜(33)后回射至偏振分光镜(31),反射后两束参考光平行出射;
其中一束参考光和一束测量光干涉形成一路干涉光信号,另一束参考光和另一束测量光干涉形成另一路干涉光信号,两路干涉光信号分别经光纤传输至接收器(6)进行处理分别形成两路测量电信号,两路测量电信号输入至电子信号处理部件(7)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光栅干涉仪位移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平面光栅(4)采用二维反射型光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光栅干涉仪位移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折光元件采用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折射镜(32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光栅干涉仪位移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折光元件采用两个反射镜(32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光栅干涉仪位移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折光元件采用透镜(32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光栅干涉仪位移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直角棱镜(34)和第三直角棱镜(35)采用平行并列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68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