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藻酸盐创面修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16883.2 申请日: 2017-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7899061A 公开(公告)日: 2018-04-13
发明(设计)人: 韦加娜;陈锦涛;熊亮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15/44 分类号: A61L15/44;A61L15/46;A61L15/18;A61L15/40;A61L15/28;D01F9/04;D01F1/10;D06M11/50;D06M101/04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代理人: 陈嘉毅,洪佳虹
地址: 515345 广东省揭***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藻酸盐 创面 修复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具体包含一种藻酸盐创面修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伤口是由机械、电、热、化学等因素造成的或由一种医学或生理变态形成的皮肤缺陷。伤口也可以根据病理学、受伤部位、致伤原因或伤口颜色等条目进行分类。一般来说,根据愈合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急性伤口和慢性伤口。伤口愈合是指机体组织遭受创伤后进行再生修复的复杂过程。以皮肤伤口的愈合过程为例,包括伤口早期的炎症反应、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增生和表皮再生等阶段。患者本身的身体素质和伤口护理的情况不同,伤口愈合过程中各阶段的具体表现和持续时间也有所差异,对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敷料也有不同的要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对护理伤口敷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常规的敷料目前难以适用于复杂慢性伤口的护理。因此,寻求一种适合慢性复杂伤口且能持续发挥效果、减少换药次数的敷料,是临床上的迫切需求。

藻酸盐敷料是“伤口湿性愈合理论”下形成的新型敷料之一,主要成份是藻酸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物质。当其遇到富含钠离子的液体(如渗液和血液等)时,钙钠离子会发生交换,钙离子被释放出来,而钠离子则与海藻酸结合,形成了亲水的凝胶状物质,帮助伤口维持湿性环境和加强自溶性清创,以及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但单一的藻酸盐敷料难以适应慢性复杂伤口的护理要求,因此将其与其他生物医用功能材料进行复合,各取所长,从而达到对伤口护理水平的最佳,是目前开发敷料产品的一种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藻酸盐敷料在护理慢性复杂伤口方面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镇痛、清创、抑菌、或持续发挥功效并加速伤口愈合的藻酸盐创面修复敷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藻酸盐创面修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海藻酸钙纤维与生物活性粉体复合加工制备得到,所述的生物活性粉体在敷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20%。

进一步地,所述的海藻酸钙纤维为经疏水改性后的藻酸盐纤维,其加工工艺如下:

1)藻酸盐的疏水改性:按重要份数计,将2~5重量份的海藻酸钠、0.5~1重量份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0.5~1重量份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按一定的摩尔比,依次加入到100~200重量份的pH为6~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到50~100重量份的含十二胺的甲醇溶液,室温搅拌12~24h,然后用甲醇沉淀,离心分离,沉淀用蒸馏水溶解,透析48~96h,冷冻干燥,即得到疏水改性的海藻酸钠。

2)湿法纺丝:将海藻酸钠完全溶于蒸馏水形成10~15%的藻酸盐溶液(纺丝液),将纺丝液倒入注射器中,另一端与氮气瓶相连,在氮气压力下挤入5~10%的氯化钙溶液(凝固浴)中,从凝固浴中导出的凝胶状纤维,经拉伸、水洗、卷绕、干燥后得到海藻酸钙纤维。

优选地,所述的生物活性粉体由蜂蜜干粉和生物活性玻璃粉体按1:3~5的重量比均匀拌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为45S5生物活性玻璃,其粒径小于30µm。

优选地,所述的蜂蜜干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数计,将50~100份的蜂蜜在65~80℃下解晶液化,然后再进行低温脱水至蜂蜜的水份含量为15~25%,再加入0.5~3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使其充分搅拌均匀混合,

2)将上述混合物放入冷冻干燥器内在零下-40~-10℃进行冷冻干燥12~36小时后取出形成固态蜂蜜,再将固态蜂蜜层粉碎成60目~500目的蜂蜜粉;

优选地,所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为合成龙脑、聚乙二醇、丙二醇、植物挥发油类花椒油、丁香油当中的任意一种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敷料制备工艺如下:

1)将生物活性粉加入水和乙醇(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中,并使粉体均匀分散形成混悬液;

2)将经疏水改性的海藻酸钙纤维浸入饱和KMnO4中5~10min,然后用蒸馏水洗净得到去粗的藻酸盐纤维;

3)将上述去粗的藻酸盐纤维浸入混悬液中并充分浸泡,并将混悬液均匀喷涂于纤维表面,然后离心脱水,所得湿纤维在乙醇溶液中浸泡,离心除去乙醇,自然晾干,随后经60~80℃真空干燥;

4)将上述3)中经加工处理的纤维分切成短纤维,经梳理、铺网、针刺工艺制成无纺布,然后将无纺布分切、包装、灭菌后即得藻酸盐创面修复敷料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6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