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烟气除尘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6758.1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5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韩克余;张朝友;赵明伦;袁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F23J1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56300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烟气 除尘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温烟气除尘冷却装置,包括除尘冷却机构和接收机构,除尘冷却机构包括壳体和转轴,转轴上安装有除尘叶片;壳体上部设有进风管道,进风管道中部设有单向旋转进气阀,转轴上端穿过壳体上部并与单向旋转进气阀螺纹连接;壳体下部设有拦截部,拦截部上设有通孔,拦截部下端设有配合部,配合部上设有出气孔;接收机构位于配合部下端,包括接收池和横轴,横轴上设有接收叶片组,横轴中部为蜗轮蜗杆结构,转轴与蜗轮连接,接收池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与转轴之间连接有进水管。本装置解决了冷却过程中对气体中的烟尘吸附性较小,造成烟尘飞扬收集难度大的问题,此外,本装置冷却水可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温烟气除尘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水泥、电力、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具有温度高、成分复杂、烟气量大、尘量大等特点,随意排放不仅会造成大气污染,而且某些工艺会产生的高温烟气易燃易爆更会危害城市安全。
近年来,高温烟气的整治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净化过程主要是除去高温烟气中的粉尘颗粒,但在除尘前,为使烟气的温度符合净化系统中设备、管道和材料的耐温要求通常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处理。高温烟气冷却可提高净化系统的安全性,温度越低,系统中设备结构、管道的强度和刚度越好,易燃易爆的危险性降低,更有利于防止对人体的烫伤。
传统的高温烟气降温装置通常利用冷却管辅以轴流风机进行冷却,虽能达到高温烟气冷却的目的,但在冷却过程中对气体中的烟尘吸附性较小,造成烟尘飞扬收集难度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烟气除尘冷却装置,以解决冷却过程中对气体中的烟尘吸附性较小,造成烟尘飞扬收集难度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烟气除尘冷却装置,包括除尘冷却机构和接收机构,除尘冷却机构包括壳体和转轴,转轴位于壳体内部,转轴内部中空,转轴的轴壁上设有喷淋孔,转轴上安装有除尘叶片;壳体上部横向设有进风管道,进风管道中部设有单向旋转进气阀,单向旋转进气阀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单向旋转进气阀中部设有螺纹孔,转轴上端穿过壳体上部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壳体下部设有拦截部,拦截部上设有通孔,拦截部穿装于转轴上并于转轴间隙配合,拦截部下端设有配合部,配合部上设有出气孔,配合部中部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接收机构位于配合部下端,接收机构包括有接收池和横轴,横轴两端转动连接在接收池的内壁上,横轴上设有接收叶片组,横轴中部为蜗轮蜗杆结构,转轴与蜗轮连接,接收池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与转轴之间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连接有压力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高温烟气除尘冷却装置时,除尘冷却机构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和粉尘的去除,接收机构接收经除尘冷却机构处理后的粉尘、高温烟气及冷却水的混合物;其中,壳体起隔离并存储高温烟气的作用,进风通道是高温烟气的入口,两个进风口一端为高温烟气入口,另一端为洁净空气入口,单向旋转进气阀可控制高温烟气和洁净空气的间歇进入,转轴上端连接单向旋转进气阀,转轴下端连接配合部,转轴的转动为单向旋转进气阀和配合部转动提供动力,转轴上的喷淋孔可喷淋出水,喷淋到除尘叶片上,起到高温烟气除尘降尘的作用,接收池内横轴及横轴上的接收叶片组承接经除尘冷却机构处理后的粉尘、烟气及冷却水的混合物,横轴转动带动转轴转动,是转轴的动力机构,出水孔与中空的转轴之间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连接有压力泵,使接收池内的水在压力泵的带动下流入转轴,转轴起到对高温烟气降温的作用。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利用水循环对高温烟气进行冷却降温,且冷却用水可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2.本装置的除尘叶片由于经过冷却水的喷淋,表面湿润,对高温烟气中的粉尘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而且叶片的转动会增加与粉尘的接触,吸附性更好,粉尘不会四散飞扬,降低了粉尘的收集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6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流喷吹式自清扫防堵除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废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