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鳖苗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3231.3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6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莫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长根;姚利明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鳖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鳖,俗称“甲鱼”、“水鱼”、“团鱼”、“王八”等。鳖为爬行类两栖动物,习性几乎和鱼相同,差别在于它用肺呼吸而不用鳃呼吸。鳖的躯体近似圆形,背部是由骨骼构成的甲,中央稍隆起,外面披一层革质皮,胸部由骨片和软骨构成;四肢粗短有力,趾间有蹼;颈粗长,富有伸缩性,头较小,与颈的粗细相仿,可随时把头和颈缩进壳体内;口较大,有骨质牙,两颌有力善咬,是觅食和自卫的武器。鳖是肉食性爬行动物,有时也吃素饵。平时以鱼虾为食,也吃底栖的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寂静的夜晚,常登陆觅食,在岸边猎食蚂蚁等食饵,也捕食小蛙、蟾蜍等。钓鳖的钓饵常用猪肝、狗肝、鱼丁、羊肉条等。鳖好打斗,相互争夺食物和地盘引起斗咬。传统鳖苗的培育,一般是放置泥沙供其躲藏和隐蔽,根据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换水,由于躲藏在泥沙中,饥饿时才出来摄食,导致摄食少、生长慢、容易发生疾病,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鳖苗的培育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鳖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青鳖按公青鳖、母青鳖=1:8-10的数量比进行配置,收集产下的蛋进行集中孵化,取产下稚鳖中的青鳖鳖苗,将青鳖鳖苗集中养殖;
2)当青鳖鳖苗长到150g以上时,将其中的公青鳖、母青鳖分开养殖;
3)当青鳖鳖苗长到500g时,将其中的公青鳖按公青鳖、母青鳖=1:8-10的数量比配非青鳖品种的母鳖放置于同一池塘,将其中的母青鳖按公青鳖、母青鳖=1:8-10的数量比例配非青鳖品种的公鳖放入另外的池塘;
4)按照上述步骤1)-3)培养青鳖,其中在步骤3)中三代以内的公青鳖、母青鳖不放在同一池塘养殖。
为了让不多的种青鳖培养出更多的青鳖苗且不会近亲杂交引起品种退化,以此类推,让三代内的青鳖种群不会近亲杂交,超过三代的种青鳖可以按公母比例1:8-10进行混放,母鳖数量不够时仍用野外其它品种母鳖作为补充,不急于追求青鳖鳖苗的产出比例,经过多年培养,青鳖鳖苗比例从原来的不到15%增加到现在的35%左右且仍在持续上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青鳖采用野生的青鳖。青鳖为腹部青色的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将青鳖鳖苗集中养殖时,在冬天时可转入阳光棚进行养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青鳖的池塘水面覆盖以下植物:水花生、水葫芦、狐尾藻、大薸、菱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青鳖鳖苗培育的池塘为在鱼塘、蟹塘、虾塘、茭白、藕池、水稻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非青鳖品种包括中华鳖、山瑞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培育方法简单,成活率高,经济效益好,青鳖鳖苗的产出比例提高35%以上。培育的青鳖相比普通中华鳖具有以下优势:1.生长速度快,青鳖相比普通中华鳖具有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平均生长速度是普通中华鳖的1.12倍。2.青鳖营养丰富,蛋氨基酸、DHA含量高。3.青鳖凶猛,活力强,口感好,生态养殖无腥味。4.抗病力强,青鳖不容易得其它中华鳖的腮腺炎、白底板等疾病。5.特征明显,青鳖腹部为青色,区别于其它品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鳖苗的培育方法,具体养殖过程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长根;姚利明,未经莫长根;姚利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3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