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窗台嵌入式太阳能热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2536.2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3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史旭强;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博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70;F24S20/40;F24S25/20;F24S6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台 嵌入式 太阳能 热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装置,尤其设计一种窗台嵌入式太阳能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将太阳能转化热能,从而使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管、储水箱及支架等相关零配件组成,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真空集热管,真空集热管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得到所需热水。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具有整体性好、寿命长、安全隐患低、耐无水空晒性强等优点,其热性能也很稳定,但由于盖板内为非真空,保温性能差,故环境温度较低时集热性能较差,采用辅助加热时也相对耗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使解决现有嵌入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在墙体外侧,施工危险性高,难以维修管理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合理利用楼层家庭朝阳面窗户,提供一种窗台嵌入式太阳能热水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固定条、透光玻璃、集热器,固定条包括带凸起的主条和带凹槽的辅条,利用固定条组装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顶部设有假式窗台,矩形框架前侧和后侧嵌入透光玻璃。
所述矩形框架分割成三部分,矩形框架一侧设有蓄热水箱,另一侧设有保温水箱,蓄热水箱底端连接进水管,蓄热水箱上端通过上循环管连接到保温水箱,保温水箱下端通过下循环管回连到蓄热水箱,保温水箱底端连接出水管,矩形框架中间部分平行装设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真空集热管通过集热器对蓄热水箱中冷水加热。
所述保温水箱内部设有电辅助加热器,电辅助加热器上设有绝缘导热层。
所述假式窗台宽度大于等于矩形框架的宽度。
所述固定条包括带凸起的主条和带凹槽的辅条。
矩形框架中间部分竖直装设太阳能真空集热管,蓄热水箱设置在矩形框架中间部分顶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太阳能热水装置嵌入到窗户下方,合理的利用家庭空间,简洁美观大方,便于维修管理,同时设有辅助加热装置满足随时随地的热水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平式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垂直式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条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窗台嵌入式太阳能热水装置,包括太阳能真空集热管5、固定条2、透光玻璃11、集热器,整个装置作为窗台安装在朝阳面窗户下面。如图3、图4所示,,固定条2包括带凸起的主条12和带凹槽的辅条13,利用固定条2组装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顶部设有假式窗台1,假式窗台宽度1大于等于矩形框架的宽度,假式窗台宽度1可采用透光玻璃11制成,从而增加太阳能真空集热管5的采光度。
矩形框架前侧和后侧嵌入透光玻璃11,矩形框架分割成三部分,矩形框架一侧设有蓄热水箱8,另一侧设有保温水箱3,蓄热水箱8底端连接进水管6,蓄热水箱8上端通过上循环管9连接到保温水箱8,保温水箱8下端通过下循环管10回连到蓄热水箱8,保温水箱8底端连接出水管7,矩形框架中间部分平行装设太阳能真空集热管5,太阳能真空集热管5通过集热器对蓄热水箱8中冷水加热。同时进水管6、出水管7、上循环管9、下循环管10上连接有控制阀门。
当太阳光线不好,可以启动电辅助加热器4,对装置中的水进行加热使用,电辅助加热器4上设有绝缘导热层,从而避免发生触电危险。
实施例2
矩形框架中间部分垂直装设太阳能真空集热管5,并将蓄热水箱8设置在矩形框架中间部分的顶侧,同时蓄热水箱8一端连接进水管6,蓄热水箱8另一端通过上循环管9连接到保温水箱8,保温水箱8下端通过下循环管10回连到蓄热水箱8,保温水箱8底端连接出水管7,并在进水管6、出水管7、上循环管9、下循环管10上连接有控制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博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博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2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