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LTE小基站系统中改进中继站传输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2219.0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4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2 | 分类号: | H04W40/22;H04B7/26;H04L1/18;H04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te 基站 系统 改进 中继站 传输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LTE小基站系统中改进中继站传输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LTE 版本10 引进空口信号中继,是LTE 系统中的关键技术。LTE 的中继是decode-and-forward( 解码后前传) 中继,就是中继站RN(Relay Node) 把接收到的源基站DeNodeB(Donor eNodeB) 的空口信号解码后重新编码再发送给终端(UE)。只能经过一个中继站RN 把信号从源基站DeNodeB 传给UE。从DeNodeB 到RN 的空口链路叫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 定义为Un 口,从RN 到UE 的空口接入链路叫Uu 口。
带内中继(In-band relaying) 是LTE 系统中的一种重要中继类型。对于带内中继(In-band relaying),回程链路、接入链路和直传链路都工作在相同的频谱上。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中继站自身的接收端与发射端之间产生干扰,对于带内中继,规定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上不能同时进行下行或者上行的传输,而必须在时间上错开。因此,对于中继站来说,中继子帧分为回程子帧和接入子帧,中继站的回程链路下行和上行传输分别在下行和上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和上行传输分别在下行和上行接入子帧上进行。对于下行回程子帧,中继站需要在该子帧前1 或2 个OFDM 符号上进行接入链路的下行发射,并且在剩余可用资源上进行回程链路的下行接收。TD-LTE 系统上下行子帧少,资源更紧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LTE小基站系统中改进中继站传输性能的方法,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在LTE小基站系统中改进中继站传输性能的方法,源基站DeNodeB根据信道状态信息CSI在层二L2信令中通过字段RN-SubframeCofig-r10配置TTI bundling;DeNodeB通过R-PDCCH 中DCI调度新传一个下行数据,在TTI_BUNDLE_SIZE-1 后的下行回程子帧重传;TTI_BUNDLE_SIZE 在DeNodeB 和RN 中定义,重传的资源分配和新传一样;RN 用bundle 的最后的TTI 上的PUCCH 上的信息反馈。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回程下行链路使用TTI bundling传输下行信号,在无线信号差的条件下减少了传输延迟。将TTI bundling 和中继Relay 结合可以提高小区覆盖。在L2 信令中配置TTI bundling 可以避免UE 重复解调下行数据,节省重传占用的DCI 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在LTE小基站系统中改进中继站传输性能的方法,源基站DeNodeB根据信道状态信息CSI在层二L2信令中通过字段RN-SubframeCofig-r10配置TTI bundling;DeNodeB通过R-PDCCH 中DCI调度新传一个下行数据,在TTI_BUNDLE_SIZE-1 后的下行回程子帧重传;TTI_BUNDLE_SIZE 在DeNodeB 和RN 中定义,重传的资源分配和新传一样;RN 用bundle 的最后的TTI 上的PUCCH 上的信息反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2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