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料分类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7731.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6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世豪 |
主分类号: | B07B1/34 | 分类号: | B07B1/34;B07B1/42;B07B1/46;B30B11/02;B01D33/03;B01D33/4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7300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物料 分类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料分类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建筑行业日益发达,建筑工程进行时会产生大量的无用物料。这些无用物料一般是大小不一的形状,且其中多数混合有液体,造成运输不便,处理费时费力,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空间占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料分类处理系统,解决了物料处理运输不便容易造成空间占用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建筑物料分类处理系统,包括框体,框体包括进口、分级装置和成型装置;进口设置在框体顶部;分级装置设置在进口下方的框体内,分级装置包括振动电机,振动电机两侧支撑轴上方通过竖直的柔性支撑固定有筛分装置,筛分装置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筛盘,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筛盘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成型装置包括筒体,筒体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第一输送带的另一端连接,筒体内两侧均设置有气缸,两侧气缸的活塞杆相对设置且均连接有竖直的压板,两侧压板之间为压缩通道,筒体底部与压缩通道对应处为水平的电动移门,电动移门底部设置有第四输送带外延至框体侧面外。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第三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另一端均外延至框体底部外。
筛盘为顶面为敞口。
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筛盘之间均通过柔性支撑连接。
第一筛网的孔径大于第二筛网的孔径。
本发明建筑物料分类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1)物料通过分级装置按颗粒大小分级并滤水,分级处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大块物料通过压板被挤压碎且挤压为饼状,压缩所占空间,方便进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建筑物料分类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体,2.进口,3.分级装置,4.成型装置;
11.第一输送带,12.第二输送带,13.第三输送带,14.第四输送带;
31.振动电机,32.第一筛网,33.第二筛网,34.筛盘,35.柔性支撑;
41.压板,42.进料口,43.活塞杆,44.气缸,45.电动移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建筑物料分类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框体1,框体1包括进口2、分级装置和成型装置;
进口2设置在框体1顶部;
分级装置设置在进口2下方的框体1内,分级装置包括振动电机31,振动电机31两侧支撑轴上方通过竖直的柔性支撑35固定有筛分装置,筛分装置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筛网32、第二筛网33和筛盘34,第一筛网32、第二筛网33和筛盘34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送带11、第二输送带12和第三输送带13;
成型装置包括筒体,筒体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进料口42,进料口42与第一输送带11的另一端连接,筒体内两侧均设置有气缸44,两侧气缸44的活塞杆43相对设置且均连接有竖直的压板41,两侧压板41之间为压缩通道,筒体底部与压缩通道对应处为水平的电动移门45,电动移门45底部设置有第四输送带14外延至框体1侧面外。
第三输送带13和第二输送带12另一端均外延至框体1底部外。
筛盘34为顶面为敞口。
第一筛网32、第二筛网33和筛盘34之间均通过柔性支撑35连接。
第一筛网32的孔径大于第二筛网33的孔径。
本发明建筑物料分类处理系统,进行物料分类时,先将无用物料从框体1的进口2送入,物料进入分级装置,分级装置的振动电机31与外部电源连通,可进行上下抖动,因此通过柔性支撑35带动振动电机31上方的第一筛网32、第二筛网33和筛盘34均上下抖动,由于第一筛网32的孔径大于第二筛网33的孔径,物料依次通过第一筛网32和第二筛网33时,会进行物料分级,按颗粒大小分别留在第一筛网32和第二筛网33上,同时,物料中的水分会由第二筛网33进入筛盘34内。第二筛网33和筛盘34分别通过第二输送带12和第三输送带13将分级所得的小颗粒物料送出至框体1外。
大块的物料留在第一筛网32上,并通过第一输送带11送至成型装置的进料口42处,并进入筒体的两个压板41之间,两个压板41在气缸44的推动下相对运动,两个压板41之间的压缩通道内的物料再压板41的作用下被挤压,形状变小的同时,由于其夹杂的水分,被压板41挤压成型。当驱动气缸44伸缩时,压板41相向运动,控制电动移门45水平打开,挤压成型的物料由电动移门45进入第四传送带14被输送至框体1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世豪,未经王世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7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