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频率响应事件控制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5445.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0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东;晋萃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21212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频率响应 事件 控制 策略 | ||
1.一种主动频率响应事件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离线状态下依据被选定的频率稳定相关状态量对电力系统所有可能发生的运行状态进行聚类形成若干典型场景,对上述典型场景进行分析确定每类场景应采取的主动频率响应事件控制策略形成控制决策表;
S2:主动频率响应事件控制策略确定:将电网频率波动和演变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频率下降阶段和频率恢复阶段;在频率下降阶段采用主动频率响应的事件控制方式,在频率恢复阶段采用被动频率响应的参量反馈控制方式进行电网频率控制;
S3:在线应用中:将当前运行状态进行场景归属辨识确定其场景归属,依据当前状态与所属场景的偏差进行灵敏度分析:对归属场景的控制决策表进行修正,得到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主动频率响应事件控制策略;
若当前运行状态下发生故障,则依据所得到的主动频率响应事件控制策略进行频率响应控制,若运行正常,则进行电力系统下一时刻运行方式的分析,重复上述过程完成电网频率的控制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频率响应事件控制策略,其特征还在于:所述S1具体方式为:
S11:对可预见的电力系统所有运行状态进行聚类处理形成典型场景:根据电力系统中发电侧、负荷侧与输电系统传输功率的参量进行计算分析与对比、根据场景聚类规则对所有运行状态进行聚类处理;
S12:划分电力系统故障紧急程度:依据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对系统频率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根据动态过程中频率响应最低点与系统低频减载启动频率之间的距离划分紧急程度,即二者之间距离越近,紧急程度等级越高;
S13:制定决策表:针对典型场景制定主动频率响应事件控制策略,确定控制决策表,其中典型场景、控制策略与控制决策表为一一对应关系;在决策表制定过程中,依据所属典型场景下故障的紧急程度制定决策表,进行各类机组、各类频率响应调节手段的启动与控制方式的选取;
S14:如果出现决策表相同现象,则需将两种典型场景聚类为同一种场景;如果出现某一运行状态无法归类于任一典型场景,则新增一个典型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频率响应事件控制策略,其特征还在于:在线应用中:依据源-网-荷相关参量对当前运行状态进行场景在线匹配,确定其所属场景类型,利用攻防对比分析明确频率响应态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频率响应事件控制策略,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在线应用中:利用灵敏度分析对所属典型场景的控制决策表进行修正,以得到当前运行状态下的控制决策表:根据当前运行状态量所对应的向量和其所匹配典型运行场景所对应的向量之间距离较短,二者所对应决策表中相关控制参量之间的差与二者所对应向量之间的差被认为是线性关系,利用两个向量之间的差,依据灵敏度分析对典型运行场景所对应的决策表进行修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频率响应事件控制策略,其特征还在于:对应当前运行状态均会有一个相应的控制决策表,如果发生故障,调度人员即可应用更新后的控制决策表,对系统进行控制,其中主动频率响应事件控制策略的方式为:
在事件控制下,扰动区与非扰动区皆在频率下降阶段采用预测频差值进行前馈控制,其预测值通过被动频率响应控制策略中扰动区最大频差值离线确定,而在频率恢复阶段两区域分别依据各自本地频差进行反馈控制:即在假定扰动区本地频差为Δfr、到达最低点时间为tnadir、控制依据参量为cA、非扰动区本地频差为Δfl,控制依据参量为cB时,输入A、B区调速器的频差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54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