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缘塑料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5267.7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日晟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23/06;C08L83/04;C08L69/00;C08K13/02;C08K5/12;C08K3/22;C08K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塑料件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二盐基亚磷酸铅 聚氨基甲酸乙酯 丙烯酸 聚乙烯 纳米氢氧化镁 绝缘性能好 耐磨性 碳酸钙 甲基硅油 聚碳酸酯 聚合物 相容剂 增韧剂 质量份 透明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塑料件,主要由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成分组成:聚氨基甲酸乙酯25‑55份、CQ聚合物10‑50份、聚乙烯5‑1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1‑0.3份、纳米氢氧化镁0.3‑1.2份、甲基硅油0.1‑0.5份、碳酸钙1‑2份、二盐基亚磷酸铅0.2‑0.6份、丙烯酸0.1‑0.3份、相容剂0.05‑0.08份、增韧剂0.01‑0.03份、聚碳酸酯3‑8份。本发明的零件具有绝缘性能好、透明度高、耐磨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塑料件。
背景技术
绝缘用塑料除具有一般塑料的特点,如质量轻、力学强度高、易加工成型外,还应具有耐高温、介电性能好的特点。大多数绝缘塑料是填充玻璃纤维或木(炭)粉的热固性塑料,这2点与其他工业用塑料不同。在进行组成设计时,电气绝缘性能,特别是在潮湿、机械损伤、易燃易爆等苛刻条件下的电气性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绝缘塑料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添加少量辅助材料和较多的增强材料,经混炼后加工成颗粒状的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不能直接应用,还必须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转变成塑性状态,通过注塑机或其它成型工具制成所需形状的制品,当压力和温度解除后,制品保持原有的形状,并获得良好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绝缘性能好的塑料件,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绝缘塑料件,由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成分组成:聚氨基甲酸乙酯25-55份、CQ聚合物10-50份、聚乙烯5-1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1-0.3份、纳米氢氧化镁0.3-1.2份、甲基硅油0.1-0.5份、碳酸钙1-2份、二盐基亚磷酸铅0.2-0.6份、丙烯酸0.1-0.3份、相容剂0.05-0.08份、增韧剂0.01-0.03份、聚碳酸酯3-8份。
进一步的,由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成分组成:聚氨基甲酸乙酯40份、CQ聚合物30份、聚乙烯1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2份、纳米氢氧化镁0.65份、甲基硅油0.3份、碳酸钙1.5份、二盐基亚磷酸铅0.4份、丙烯酸0.2份、相容剂0.065份、增韧剂0.02份、聚碳酸酯5.5份。
进一步的,由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成分组成:聚氨基甲酸乙酯30份、CQ聚合物20份、聚乙烯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1份、纳米氢氧化镁0.5份、甲基硅油0.2份、碳酸钙1份、二盐基亚磷酸铅0.3份、丙烯酸0.1份、相容剂0.05份、增韧剂0.01份、聚碳酸酯3份。
进一步的,由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成分组成:聚氨基甲酸乙酯50份、CQ聚合物40份、聚乙烯1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3份、纳米氢氧化镁0.8份、甲基硅油0.4份、碳酸钙2份、二盐基亚磷酸铅0.5份、丙烯酸0.3份、相容剂0.08份、增韧剂0.03份、聚碳酸酯8份。
本发明的零件具有绝缘性能好、透明度高、耐磨性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绝缘塑料件,由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成分组成:聚氨基甲酸乙酯40份、CQ聚合物30份、聚乙烯1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2份、纳米氢氧化镁0.65份、甲基硅油0.3份、碳酸钙1.5份、二盐基亚磷酸铅0.4份、丙烯酸0.2份、相容剂0.065份、增韧剂0.02份、聚碳酸酯5.5份。
实施例2、
一种绝缘塑料件,由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成分组成:聚氨基甲酸乙酯30份、CQ聚合物20份、聚乙烯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1份、纳米氢氧化镁0.5份、甲基硅油0.2份、碳酸钙1份、二盐基亚磷酸铅0.3份、丙烯酸0.1份、相容剂0.05份、增韧剂0.01份、聚碳酸酯3份。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日晟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日晟工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5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