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维四次超混沌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5197.5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章培军;汪向君;柯静;李可;刘倩茹;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郭秋梅 |
地址: | 71019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次 混沌 电路 | ||
一种四维四次超混沌电路,第一通道输出信号连接第一通道输入端、乘法器A2的输入引脚;第一通道输出信号前一级输出信号连接第二通道输入端及乘法器A6、乘法器A7的输入引脚;第二通道输出信号连接第二通道输入端、第四通道输入端;第二通道输出信号前一级输出信号连接第一通道输入端及乘法器A4、乘法器A5的输入引脚;第三通道输出信号连接第三通道输入端,第三通道输出信号前一级输出信号连接乘法器A2的输入引脚;第四通道输出信号前一级输出信号连接第二通道输入端。本发明具有信号输出稳定且电路较为简单,适用于大学模高次非线性电路的设计以及高次非线性系统分析与控制等方面,在高次通信保密电路器研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四维四次超混沌电路,属于非线性信号发生器装置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沌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现已在电子电路、化学反应、能源动态、飞行器的姿态控制以及电机等多种领域中发现了混沌现象,特别随着最近三十多年,混沌动力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使得混沌动力学系统广泛应用于通信保密系统中,故混沌系统的构建,特别复杂混沌系统的构建仍为研究的热点。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Lorenz提出第一个混沌系统(模型)以来,人们没有停止对混沌系统构建以及动力学分析的研究,特别最近十年,复杂高维混沌系统构建与实现在实际工程中显得越来越为之重要。
目前,混沌系统的实现即沌电路的实现,而高次混沌即非线性次数四次的专利文献均未报道,高次非线性项更能够反映出系统非线性的特性。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即高次非线性难实现不易用电路实现以及因高次非线性项的存在使得输出的混沌信号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维四次超混沌电路,因系统具有高次非线性的缘故,使得系统具有较强的非线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四维四次超混沌电路,由四个通道组成,即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第一通道的输出反馈到第一通道的输入端作为一路输入信号,该信号还连接第二通道中乘法器A2的输入引脚,该信号的前一级输出信号作为第二通道的一路输入信号且分别连接第三通道中乘法器A6、乘法器A7的两个输入引脚;第二通道的输出信号作为一路输入信号反馈到第二通道的输入端,还作为第四通道的一路输入信号,该信号的前一级输出信号作为第一通道的一路输入信号且分别连接第三通道中乘法器A4、乘法器A5的两个输入引脚;第三通道输出信号反馈到第三通道的输入端作为一路输入信号,该信号的前一级输出信号连接第二通道中乘法器A2的输入引脚;第四通道的输出信号的前一级输出信号作为第二通道的一路输入信号脚;
所述的第一通道的反相器U1的2引脚连接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3,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的输出信号-x相连接;电阻R11连接输出信号y;电阻R13另一端连接反相器U1的6引脚,反相器U1的6引脚通过电阻R14连接反相积分器U3的2引脚;电容C1一端连接反相积分器U3的2引脚,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反相积分器U3的6引脚,反相积分器U3的6引脚通过电阻R15连接到反相器U2的2引脚;反相器U2的2引脚连接电阻R16一端,电阻R16另一端连接反相器U2的6引脚;反相器U1的3引脚、反相器的U2的3引脚与反相积分器U3的3引脚接地;反相器U1的4引脚、反相器U2的4引脚与反相积分器U3的4引脚接VDD(负电压),反相器U1的7引脚、反相器U2的7引脚与反相积分器U3的7引脚接VCC(正电压),第一通道的反相器U2的输出端是信号-x,反相积分器U3的输出端是信号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51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玩具(C9)
- 下一篇:纺织面料(2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