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瞄准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4592.1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8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桢;郭丽娜;谢桂娟;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3/00 | 分类号: | G02B23/00;G02B23/04;G02B23/10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11010 | 代理人: | 于金平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瞄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多功能瞄准镜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虽然光电仪器设备在军事模拟训练器材中的应用越发成熟,但在当前的模拟训练领域中,激光发射机均为白光和激光分离式,即白光光学系统与激光发射光学系统相互独立,对此势必会造成模拟训练器材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外形不够美观、小巧、紧凑、携带不便等问题,不利于单兵作战训练时使用,而且,当前用于模拟训练领域的激光发射机无法实现激光、白光、武器瞄准线三轴合一,无法实现实战与训练的有机统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瞄准镜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模拟训练领域器材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外形不够美观、小巧、紧凑、携带不便,及激光发射机无法实现激光、白光、武器瞄准线三轴合一,无法实现实战与训练的有机统一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瞄准镜系统,包括物镜组、分光组件、激光器、成像组件和目镜组;
物方的自然光依次经过所述物镜组、分光组件和成像组件完成成像,并通过所述目镜组进行成像观察,以实现白光瞄准;
所述激光器发射的激光经过所述分光组件反射后通过所述物镜组发射出去,以实现激光发射。
可选的,所述成像组件包括:分划板和转像系统。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分光组件和分划板为联动连接方式。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分光组件及分划板通过机械调节组件组合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在调焦过程中,所述激光的光轴不稳定度小于0.5密位。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为二极管激光器。
可选的,所述物镜组采用如下结构之一:
第一单透镜;
第一双胶合透镜;
第一双分离单透镜;
以及第一单透镜与双胶合透镜组合。
可选的,所述分光组件为镀有分光膜的直角凌镜或平行面板。
可选的,所述转像系统为一组反向放置的单透镜或双胶合透镜。
可选的,所述目镜组采用如下结构之一:
第二单透镜;
第二双胶合透镜;
第二双分离单透镜;
第二单透镜与双胶合透镜组合;
以及双胶合透镜与双胶合透镜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瞄准镜系统在工作时,物方的自然光经过物镜组后经过分光组件成像在分划板上,再经转像单元把倒像转为正像,最后通过目镜组进行成像观察。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分光组件反射后穿通过物镜组发射出去,击中瞄准镜视场中心的目标接收装置。调节机械调节组件对激光发射单元与白光瞄准镜单元与其固定的枪械设备组合后进行联动校准,使其作为标准枪用瞄准镜使用,实现枪械设备的精确射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未采用复杂的光学元件,加工周期短,成本低,成像质量好,激光、白光采取共孔径一体化设计,精简了光路结构,压缩了系统体积,整机结构紧凑、小巧、美观,便于操作安装携带以及进行大批量生产装配,实现了激光、白光、枪械瞄准线三轴合一,及实战与训练的有机统一,可用于远距离精确打击和模拟射击训练。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功能瞄准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物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目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物镜组,2-二极管激光器,3-分光组件,4-分划板,5-转像系统,6-目镜组,7-机械调节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4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