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型交换机、网络接口卡、及封包转送的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4527.9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7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机 网络 接口卡 封包 转送 管理 方法 | ||
一种箱型交换机,其具有网络接口卡。网络接口卡在源自内网网络协定位址的封包内加入第一虚拟区网识别标签,使得源自内网网络协定位址的封包不会被往箱型交换机之外转送。此外,网络接口卡还在源自外网网络协定位址的封包内加入第二虚拟区网识别标签,使得源自外网网络协定位址的封包可以被往箱型交换机之外转送。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关于封包转送的管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箱型交换机的封包转送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频宽的需求不仅开始逐年提高且对于网络环境的需求也时常有所变化,因此,在网络环境的架设方面需要考量到可动态且简易地进行调整。
由于箱型交换机(switch chassis)可视不同的网络环境需求而选择性地搭载不同的通信元件,例如:一或多张网络接口等。因此,箱型交换机被广泛地应用在网络环境的架设,而因为箱形交换器通常包含多张卡,所以衍生出管理这些卡的需求。此外,若一网络环境中设置有多台箱形交换机,则除了管理每台箱型交换机内的多张卡之外,还有管理多台箱形交换机的需求。
一般来说,箱型交换机中的每张网络接口卡都至少会被分别配置一个内网(internal)网络协定(Internet Protocol,IP)位址及一个外网(external)网络协定位址,其中外网网络协定位址是由动态主机组态协定(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伺服器所配置,在由包含至少二箱形交换器组成的网络环境中具有唯一的识别性,主要用于对他台箱型交换机的网络接口卡进行管理之用;相较之下,内网网络协定位址是根据每张网络接口卡在箱型交换机内的插槽位置而定,明确来说,每个插槽位置都各自对应到一固定的内网网络协定位址,而每张网络接口卡是根据其安装的插槽位置而被配置内网网络协定位址,用于对箱型交换机内部的网络接口卡进行管理之用。
如此一来,每个箱型交换机内同一个插槽位置的网络接口卡就会被配置同一个内网网络协定位址。在一个由多个箱型交换机所构成的网络环境中,如果箱型交换机之间以内网网络协定位址来转送封包时,即可能发生网络协定位址冲突(IP conflict)的问题。
图1是显示箱型交换机之间的通信因为使用内网网络协定位址而发生网络协定位址冲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两台箱型交换机内的相同插槽位置与内网网络协定位址的对应关系是采用相同的配置规则时,两台箱型交换机内相同插槽位置的网络接口卡会被配置相同的内网网络协定位址。在此设定之下,首先由箱型交换机A中的网络接口卡1使用内网网络协定位址(如:169.254.251.1)转送封包X,在封包X抵达路由器时,路由器会将封包X的来源网络协定位址以及抵达的端口(如:port-1)记录在转送表中;接着,箱型交换机B中的网络接口卡1使用了相同的内网网络协定位址(如:169.254.251.1)转送封包Y,在封包Y抵达路由器时,路由器会将封包Y的来源网络协定位址以及抵达的端口(如:port-2)记录在转送表中。
由于转送表的记录方式是以来源网络协定位址为主键(primary key),所以先前封包X的数据会被封包Y的数据复写,而使得转送表所记录的内网网络协定位址169.254.251.1是关连到端口port-2。之后,当有任何封包想要送往箱型交换机A中的网络接口卡1时,封包在路由器就会被错误地转送到箱型交换机B中的网络接口卡1。
因此,极需有一种封包转送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适用于箱型交换机的封包转送的管理方法,主要通过在箱型交换机之内建立虚拟区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来阻挡使用内网网络协定位址的封包往外转送,同时不影响到使用外网网络协定位址的封包转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4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