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扫描二维码加载三维模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4307.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8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鸣飞;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鸣飞 |
主分类号: | G06T9/00 | 分类号: | G06T9/00;G06T17/00;H04M1/725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02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扫描 二维码 加载 三维 模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扫描二维码加载三维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用文字、语音和图片来展示物体的空间属性,三维模型作为一种新的物体空间表现形式,在产品宣传、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制造业等各个方面的应用都越来越广泛。随着三维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模型的精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需处理的三维模型数据量也随之飞速增长,使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三维可视化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
目前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上都是以本机安装APP(软件)的形式,或终端浏览器以三维渲染后转换为图片的方式进行加载,即使以牺牲表现效果为代价的加载应用也需要终端浏览器安装第三方插件程序,手机扫描二维码直接加载三维模型还没有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扫描二维码加载三维模型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既可以方便的通过扫描二维码在手机终端对大规模三维模型进行加载应用,又可以保障大规模、大场景三维模型的比例精度和表现效果,满足当前三维技术在手机终端的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手机扫描二维码加载三维模型的方法,包括:
步骤1、将三维模型数据压缩、编码,并与手机端应用扫码进行匹配处理,在服务器端建立三维数据存储非结构化的数据库,并建立快速查找索引方法;
步骤2、通过手机端应用扫描二维码匹配计算,确定当前的三维模型应用状态信息,基于扫描二维码匹配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多线程传输处理,下载服务器端三维模型数据完成手机端的三维模型数据加载;
步骤3、手机端进行三维模型数据的解码和解压缩,建立三维模型数据的标识编码与应用交互感知信息的映射关系,进行手机端人机交互应用的三维渲染绘制,完成手机端三维模型的加载应用。
优选地,所述手机端应用呈现的三维模型数据包括几何体信息和视觉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几何体信息包括基本结构的长、宽、高及相互关联关系的连接信息。
优选地,所述视觉特征信息包括纹理、精度、比例及空间坐标。
优选地,对数据进行手机端应用扫码对照关系匹配处理,对每一个手机端构建一个单独的传输控制线程,记录三维模型对象应用加载的传输状态。
优选地,所述三维模型数据采用特征数据渐进压缩算法进行压缩。
优选地,在所述服务器端以三维模型数据的标识编码为索引数据元,以手机端应用扫码对照关系匹配结果为主键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存储结构,形成三维模型数据库。
优选地,通过对手机端扫描二维码获得的信息进行匹配计算,得到手机端需加载的三维模型数据结构,确定应用中三维模型数据状态信息;
手机端向服务器数据库请求当前的扫码匹配的三维模型数据,并接收来自于数据库的三维模型数据;同时通过应用中三维模型数据状态信息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选择性下载;
服务器端进行下载数据的分析,将分析所得的三维模型数据文件传送到手机端,进行三维模型的渲染绘制。
优选地,判断三维模型的空间分布绘制,循环判定所有三维模型是否与传输控制线程相关联,将状态记录关联的三维模型数据纳入下载范围,完成三维模型数据下载选择。
优选地,三维模型加载过程中手机端使用以下4个服务器线程,分别为进行三维数据下载的服务器线程,用于下载数据选择分析的服务器线程,负责三维数据应用状态计算的服务器线程,及进行三维模型渲染绘制的服务器线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应用浏览器无插件加载大规模三维模型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大规模三维模型的互联网浏览器移动智能终端加载问题,又可以保障大规模、大场景三维模型的比例精度和表现效果,满足当前三维技术结合二维码扫描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的有效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手机扫描二维码加载三维模型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三维模型数据编码压缩匹配存储过程处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基于应用扫码匹配的三维数据多线程传输处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手机端应用的三维渲染绘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手机扫描二维码加载三维模型的方法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鸣飞,未经陈鸣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4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图片压缩系统
- 下一篇:一种DNA乱序编码和混沌映射的图像加密和解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