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菜专用有机冲施肥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3574.1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2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丁宣中;朱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爱军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陈军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菜 专用 有机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肥料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油菜专用有机冲施肥。
背景技术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种子含油量为33%~50%,是我国优质饲用蛋白源的最大宗来源,除了作为食用油和饲料中外,在食品工业、冶金、机械、橡胶、化工、油漆、纺织、制皂、造纸、皮革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油菜需肥量大,因此传统的油菜培育方式中施用化肥量大,大用量的化肥在轮作周期长时,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油菜根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上述原因使得油菜根部、对肥料的营养吸收差,因而使得油菜籽的产量不高,产油率低,品质不佳。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普通的化肥已经很难满足无公害绿色产品的生产需求,因此广泛研究并提供绿色生物肥料,是绿色农业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油菜专用有机冲施肥,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菜专用有机冲施肥,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沼液浓缩液200-240份、水溶性化肥30-40份、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5-10份及植物生长调节剂4-5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水溶性化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尿素10-15份、硫酸钾5-10份、磷酸二氢钾5-10份、七水硫酸镁3-5份、腐植酸钠3-5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植物激素赤霉素1.5-2.5份、吲哚乙酸1-1.5份、脱落酸1-1.5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中的微量元素为锌、硼、锰、铁、铜,其中锌:硼:锰:铁:铜的重量比为1:1:1.5:1:0.5。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沼液浓缩液为畜禽粪便发酵工程后的浓缩发酵液,其含水量为20-25%。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油菜专用有机冲施肥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原沼液进行曝气,去除有害物质,然后通过超滤、纳滤将沼液浓缩至20倍,得到沼液浓缩液;
二、按重量份,取沼液浓缩液200-240份、水溶性化肥30-40份、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5-10份及植物生长调节剂4-5份进行充分混合拌匀;
三、对步骤二获取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粉碎至50目,即得冲施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水溶性化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尿素10-15份、硫酸钾5-10份、磷酸二氢钾5-10份、七水硫酸镁3-5份、腐植酸钠3-5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包含如下组份:植物激素赤霉素1.5-2.5份、吲哚乙酸1-1.5份、脱落酸1-1.5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中的微量元素为锌、硼、锰、铁、铜,其中锌:硼:锰:铁:铜的重量比为1:1:1.5:1: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提供的油菜专用有机冲施肥,不仅可以抑制由于化肥施用过多造成的土壤板结问题,促进油菜根部对肥料的吸收,还能够提升油菜的生长速度及油菜的出籽率。相比于普通的化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冲施肥培育出的油菜,其产量显著提高,菜籽的含油量提供两到三个百分点,培育效果显著。
本发明制备的油菜专用有机冲施肥,在获得优异的油菜栽培效果的同时,还解决了废弃沼液的环境问题和重复利用问题,赋予了其新的价值,变废为宝,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油菜专用有机冲施肥,该有机冲施肥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沼液浓缩液200份、水溶性化肥40份、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8份及植物生长调节剂5份。其中:
所述沼液浓缩液为畜禽粪便发酵工程后的浓缩发酵液,其含水量为20%;水溶性化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尿素15份、硫酸钾10份、磷酸二氢钾5份、七水硫酸镁5份、腐植酸钠5份;植物生长调节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植物激素赤霉素2.5份、吲哚乙酸1.5份、脱落酸1份;所述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中的微量元素为锌、硼、锰、铁、铜,其中锌:硼:锰:铁:铜的重量比为1:1:1.5:1:0.5。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爱军,未经丁爱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3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