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0498.9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鹏;段净尘;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282 | 分类号: | D06M13/282;D06M15/03;D06M13/207;D06M11/70;D06M15/53;D06M15/227;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抗菌 涤棉 混纺 面料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及其制作方法,使得涤棉混纺面料具有阻燃抗菌功能,尤其能够实现功能整理织物的安全环保性。
背景技术
涤纶织物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但缺乏亲水性基团,吸湿性差,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闷热不适感;纯棉织物穿着舒适,吸湿性好,然而导水性差,当人体排汗量较多时,纤维吸水后膨润,降低透气性,使衣服紧贴身体,给人体湿冷的感觉。涤棉混纺织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两种纤维的优势,弥补两者的不足,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成为当前用图最广的纺织品之一。
然而近年来,世界各国因纺织品引起的火灾不断增加。据统计,全世界纺织品引起的燃烧约占火灾总数的1/2以上,其中以棉、涤纶等原料为主的床上用品和室内装饰用纺织品为起火的主要材料。因此,除采取防火措施外,对棉、涤纶和涤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非常必要。所谓阻燃纺织品是指由阻燃纤维制成的纺织品或纺织品经过阻燃处理后,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可燃性,在燃烧过程中能显著延缓其燃烧速率,并在离开引起着火的火源后能迅速自熄,从而具有不易燃烧性能的纺织品。另外涤棉面料极易附着细菌,不仅会使纤维制品变色、发霉、降解等,还会对人类皮肤产生异常的刺激并诱发各种皮肤病,形成对人类生活的各种危害。
目前广泛采用的Pyrovatex CP阻燃整理工艺以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的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为阻燃剂,阻燃剂中的羟甲基与纤维交联,而为了使织物具有较高的磷含量和耐久性,还需使用含羟甲基反应基团的交联剂,而羟甲基易分解释放甲醛,致使整理后的织物甲醛含量超标严重。现有抗菌技术采用合成抗菌剂对纺织品进行处理,但是合成抗菌剂在发挥抗菌作用的同时,常产生对人体的危害,故今年类抗菌剂在纺织品上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产物,资源丰富、无毒、无污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于医药卫生、食品及轻纺工业,以达到抗皱、防臭、抑菌、增稠、保鲜、匀染和固色等目的。国内有关壳聚糖在纤维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是改善混纺织物的保湿、柔软、抑菌和可生物降解等性能。柠檬酸可与纤维素大分子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壳聚糖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同时游离的羧酸也会与壳聚糖的氨基形成酰胺键,这些酯键和酰胺键使壳聚糖牢固地固着在纤维表面。因壳聚糖在水中溶解度低,常用柠檬酸作为壳聚糖的溶剂。另外,柠檬酸也可与阻燃剂CP上的羟基法发生酯化反应,用于交联阻燃剂与棉织物,替代含羟甲基反应基团的交联剂,改善甲醛释放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本专利提供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轧焙烘法对涤棉织物进行多功能整理,减少工艺流程及化学品消耗。整理织物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抗菌效果,且能保证整理织物的安全环保型,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及其制作方法,采用阻燃剂CP、抗菌剂壳聚糖和交联剂柠檬酸混合体系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整理工艺简单,整理涤棉织物在使用和燃烧过程中安全无毒,属于绿色环保生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采用轧焙烘工艺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多功能整理,首先将阻燃剂CP、抗菌剂壳聚糖、交联剂柠檬酸、次亚磷酸钠、渗透剂JFC、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和磷酸溶于水中配制成整理液,该整理液中阻燃剂CP的浓度为250-600g/L、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的浓度为10-80g/L、磷酸的浓度为10-30g/L、渗透剂JFC的浓度为1-4g/L、抗菌剂壳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交联剂柠檬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20%、次亚磷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15%,再将涤棉混纺织物投入整理液中浸渍5-20min后二浸二轧,轧余率为70%-100%,将涤棉混纺织物于60-90℃烘干,再于130-160℃焙烘,然后经水洗后干燥得到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
进一步优选,所述整理液中阻燃剂CP的浓度为550-600g/L、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的浓度为50-55g/L、磷酸的浓度为20-25g/L、渗透剂JFC的浓度为2g/L、抗菌剂壳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1.5%、交联剂柠檬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15%、次亚磷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04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皱柔软纤维织物面料及其整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羊毛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