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多运营商接入的楼内共享装置、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9099.5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5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新;喻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连接元件 外部通信网络 光缆入口 用户网络 运营商 多个适配器 光缆 用户箱 穿过 光缆分纤箱 垂直阵列 多运营商 共享装置 光缆口 隔壁 关联 | ||
一种光缆分纤箱,包括所述用户箱和运营商箱。用户箱包括:连接用户网络(1)的光缆(112)穿过所述光缆入口(110)与所述用户网络(1)连接;光纤连接元件(100),所述光纤连接元件(100)一端与连接用户网络(1)的光缆(112)相关,另一端通过光缆口(114),进入运营商箱(20);所述运营商箱(20),包括:光缆入口(210)、连接外部通信网络(2)的至少一条连接光缆(211)穿过所述光缆入口(210)与所述外部通信网络(2)连接;所述多个适配器(212),所述多个适配器(212)安装在分隔壁280上的多个相邻的垂直阵列中,一端与光纤连接元件100相关联,另一端与所述外部通信网络(2)相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多运营商接入的楼内共享装置、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光配线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是基于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 Network,PON)设备技术的光纤入户(Fiber To The Home,FTTH)光纤网络,其作用是为局端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光缆分纤箱(Fiber AccessTerminal,FAT)位于光纤网络中的用户接入点,可实现配线光缆与入户光缆的接续、光纤的直通、分歧和保护功能。FAT通常安装在多层建筑楼道底层或高层楼道弱电井或配线间中,实现多个入户光缆的分歧或安装分光器实现分光及分歧,以实现运营商对楼内多个用户的接入。
目前使用的FAT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地下室中并且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户板,通过该用户板可以建立与用户连接的用户网络的光纤,并且该分线箱内部还可以设置有运营商板,通过该运营商板建立与外部通信网络的光纤之间的连接,通过用户板和运营商板实现用户网络到外部通信网络的连接。
但是,现有FAT通过运营商板和用户板之间相互独立,并且都是针对用户板和一个运营商板来实现用户网络到外部通信网络的连接,实现方案复杂,体积大,尤其是当前运营商被另一不同的运营商接管以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现有FAT已经无法实现不同运营商到用户的连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缆分纤箱和用于将外部通信网络(2)连接到用户网络(1)的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实现楼道内用户网络与不同的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外部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不同运营商到用户的连接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缆分纤箱,包括:用户箱(10)和运营商箱(20),所述用户箱(10),包括:
光缆入口(110)、连接用户网络(1)的光缆(112),所述连接用户网络(1)的光缆(112)穿过所述光缆入口(110)与所述用户网络(1)连接;
光纤连接元件(100),所述光纤连接元件(100)一端与连接用户网络(1)的光缆(112)相关,另一端通过光缆口(114),进入运营商箱(20);
所述运营商箱(20),包括:
光缆入口(210)、连接外部通信网络(2)的光缆(211)穿过所述光缆入口(210)与所述外部通信网络(2)连接;多个适配器(212),所述多个适配器(212)安装在分隔壁(280)上的多个相邻的垂直阵列中,所述多个适配器(212)中的任意一个的一端与光纤连接元件(100)相关联,另一端与所述外部通信网络(2)相关;其中,所述用户箱(10)包括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4);所述运营商箱(20)中包括:第三区域(22)和第四区域(24);所述第三区域(22)被提供服务给所述用户网络(1)的运营商访问;所述第二区域(14)和第四区域(24)为共享区域。基于上述特征的组合,特别是由于其模块化特性,本申请提供的FAT通过用户箱的光纤与运营商箱的相应的适配器的连接,以简单快速的方式建立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运营商与建筑物的每个单独用户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90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