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齐整小核菌的复配除草颗粒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4961.3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3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军;南艳;童振祥;周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N47/12;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22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齐整 小核菌 除草 颗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组合物的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因杂草危害导致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目前控制草害的手段由于没有生物除草剂产品,还主要地是依赖10万吨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化学除草剂使用面积超过10亿亩。由此,大量化学除草造成土壤和水污染、杂草抗药性、作物的药害以及农产品农药残留等问题。仅就杂草抗药性导致除草剂使用量年增加1万吨,这加剧了环境污染的压力,降低了除草效果。水稻生产中的草害控制是当前各种轻型栽培技术中最为关键的要素。直播、机插秧等过程的无水层覆盖和干湿交替环境为杂草的爆发提供了条件,最严重时可引起50-91%的粮食减产。通常需要使用2-3次化除,才能基本控制草害,还经常由于使用不当等造成严重药害。发展以生物除草剂为主的新型除草剂,通过生物防除和化学除相结合,一方面减少化学除草剂用量是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方向的,也填补我国产品的空白;另一方面由于生物除草剂的高安全性、环境友好性、菌剂本身快速适应性和持效期长等可以克服化学除草剂导致的药害、抗药性和残留等问题。
齐整小核菌以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为原料,采用真菌发酵技术、秸秆腐熟技术等,具有除草、施肥、秸杆还田、识别并防除外来入侵杂草、改善土壤性状等功效。应用于农业植物化学保护领域,可广泛应用于旱直播水稻多种阔叶杂草、莎草以及受外来杂草入侵地的杂草治理,且对禾本科作物及草坪草安全。
禾草丹是一种内吸传导选择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根部和幼芽吸收,作土壤处理剂使用,对水稻安全,对稗草有优良防治效果。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稻、麦类、大豆、花生、玉米、蔬菜田及果园等防除稗草、牛毛草、异型莎草、千金子、马唐、蟋蟀草,狗尾草、碎米莎草、马齿草、看麦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广谱、高效生物除草剂缺乏以及现有化学除草剂存在的多种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以颗粒剂为剂型,同时具有高效、广谱除草作用的除草剂组合物。
本发明由有效成分和助剂、填料组成,其中的有效成分由齐整小核菌和禾草丹组成。
本发明采用齐整小核菌和禾草丹为有效成份进行复配,具有高效、广谱除草作用,对旱直播水稻多种阔叶杂草、莎草以及受外来杂草入侵地的杂草治理表现出优异的防效,超过齐整小核菌和禾草丹两个单剂品种的使用。对作物安全、成本低、防效好。经测试证明,本发明除草剂组合物化学性质稳定,高效广谱,对防除对象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齐整小核菌和禾草丹这两种有效成分组合使用,既发挥了新型生物除草剂齐整小核菌的生物除草性能,又体现了化学除草剂禾草丹的速效性,提高了除草效果。因此齐整小核菌和禾草丹组合物对旱直播水稻多种阔叶杂草、莎草防除所达到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使用成本降低,目前齐整小核菌和禾草丹单剂使用成本较高,低剂量单独使用效果又不是很好,因此齐整小核菌和禾草丹组合使用既提高防效,又降低了农本。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齐整小核菌占复配除草剂总质量的1~40%,所述禾草丹占复配除草剂总质量的1~25%。
另外,所述助剂占复配除草剂总质量的2~25%,所述填料复配除草剂总质量的10~96%。
为了方便地使用本发明的颗粒剂,所述助剂为水分散粒剂。以使本发明在使用时仅须采用水进行稀释后施用。
所述水分散粒剂由分散剂、润湿剂、黏结剂和崩解剂组成。
所述分散剂、润湿剂、黏结剂和崩解剂分别占复配除草剂总质量的0.5~10%、0.5~5%、0.5~5%和0.5~5%。
其中的分散剂可采用木质素磺酸盐、NNO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物。木质素磺酸盐选用木质素磺酸钙或木质素磺酸钠。
润湿剂可采用烷基苯磺酸钠或烷基苯磺酸钙。
黏结剂可采用可溶性淀粉或聚乙二醇。
崩解剂采用硫酸胺或尿素等。
填料可采用高岭土、轻质碳酸钙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叙述本发明。
一、制备50%齐整小核菌·禾草丹复配除草颗粒剂。
称量:分别称取齐整小核菌35kg、禾草丹15 kg、NNO(分散剂)8 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润湿剂)1 kg、淀粉(黏结剂)1 kg、硫酸胺(崩解剂)2 kg、轻质碳酸钙(填料)38 kg。
制备工艺:将以上各料混合搅拌均匀后,经粉碎、造粒后得到产品。
二、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4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