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抗老化的手机荧光塑料外壳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3616.8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廖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金泰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83/04;C08L69/00;C08L77/00;C08L23/12;C08K13/04;C08K7/10;C08K7/14;C08K5/12;C08K5/18;C08K3/36;C08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82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塑料 抗静电 手机 抗老化 母料 二聚磷酸二异辛酯硬脂酸镁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注塑 纳米二氧化硅 荧光粉混合 滑石粉 对苯二胺 加热混合 加热搅拌 甲基硅油 聚碳酸酯 聚酰胺蜡 矿物纤维 冷却成型 使用寿命 四氯化钛 亚硝酸纳 制备工艺 偶联剂 增韧剂 龟裂 染料 苯基 耐磨 熔融 绝缘 制备 模具 制作 老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抗老化的手机荧光塑料外壳的制作方法,先将甲基硅油、偶联剂、矿物纤维、纳米二氧化硅、N‑N‑苯基对苯二胺、四氯化钛、二聚磷酸二异辛酯硬脂酸镁加热混合均匀,然后干燥,得A品;然后将PA6树脂、亚硝酸纳水溶液、增韧剂、聚碳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聚酰胺蜡、滑石粉、染料、荧光粉混合均匀,并加热搅拌至完全混合,然后加入上述A品,搅拌均匀,得B品;接着将B品制成母料;最后将母料熔融后,注塑到模具中,然后冷却成型,即得手机荧光塑料外壳。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且制备的外壳不易老化,不易龟裂,使用寿命长,耐磨,抗静电,绝缘的特点,此外,还具有外观漂亮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外壳的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抗静电抗老化的手机荧光塑料外壳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工控设备类电子产品以及车载类电子产品的出现,人们接触这些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因而对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越来越重视,而手机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种,在手机使用过程中,人们为了保护手机的安全,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手机壳便应运而生。
现目前,手机壳多为塑料壳,塑料材料质量轻便、耐腐蚀、易加工、易涂装着色且绝缘性能良好。然而现有技术的手机塑料外壳材料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易老化、容易发生龟裂,降低使用寿命,同时不耐磨等问题。同时,现有的塑料外壳大部分都不具有抗静电能力,静电对于电子产品的危害很大,可能造成电子产品短路等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抗静电、抗老化、耐磨且绝缘塑料手机外壳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抗老化的手机荧光塑料外壳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且制备的外壳不易老化,不易龟裂,使用寿命长,耐磨,抗静电,绝缘的特点,此外,还具有外观漂亮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抗老化的手机荧光塑料外壳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甲基硅油、偶联剂、矿物纤维、纳米二氧化硅、N-N-苯基对苯二胺、四氯化钛、二聚磷酸二异辛酯硬脂酸镁在72-78℃下混合均匀,然后干燥,得A品;
(2)将PA6树脂、亚硝酸纳水溶液、增韧剂、聚碳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聚酰胺蜡、滑石粉、染料、荧光粉混合均匀,并加热至90℃搅拌至完全混合,然后加入上述A品,搅拌均匀,得B品;
(3)将B品投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冷却、造粒并干燥得到母料,控制挤出温度在180-220℃,机头温度在230-250℃,螺杆转速为110-180rpm;
(4)将母料熔融后,注塑到模具中,然后冷却成型,即得手机荧光塑料外壳。
前述的抗静电抗老化的手机荧光塑料外壳的制备方法,所述外壳中,按重量份计,包括有PA6树脂40-60份、甲基硅油9-15份、亚硝酸纳水溶液3-10份、增韧剂5-12份、聚碳酸酯7-16份、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6-11份、N-N-苯基对苯二胺6-12份、纳米二氧化硅1-6份、聚酰胺蜡2-7份、四氯化钛3-11份、滑石粉3-10份、矿物纤维5-12份、二聚磷酸二异辛酯硬脂酸镁6-12份、偶联剂5-10份、染料1-5份、荧光粉2-10份。
前述的抗静电抗老化的手机荧光塑料外壳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有PA6树脂45-55份、甲基硅油11-13份、亚硝酸纳水溶液5-8份、增韧剂8-10份、聚碳酸酯10-13份、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8-10份、N-N-苯基对苯二胺8-10份、纳米二氧化硅2-5份、聚酰胺蜡3-6份、四氯化钛6-8份、滑石粉5-7份、矿物纤维7-10份、二聚磷酸二异辛酯硬脂酸镁8-10份、偶联剂7-9份、染料2-4份、荧光粉5-7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金泰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金泰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36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