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凸模式玻璃弯曲成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2803.4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1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雷军;赵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4 | 分类号: | C03B27/044;C03B23/033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刘兴华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玻璃 弯曲 成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凸模式玻璃弯曲成型装置,该装置设有加热炉(1)和成型室(3),成型室(3)内设有上风栅(7)和下风栅(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栅(7)和下风栅(8)的形状可调整固定为上凸式,所述成型室(3)上设有用于调整上风栅(7)高度的上风栅移动装置(6),所述上风栅(7)包括上变弧机构(12)、上吹风装置(13)和上压辊(14),上风栅移动装置(6)可带动上变弧机构(12)、上吹风装置(13)及上压辊(14)发生移动和弧形变化;下风栅(8)包括下辊道(15)、下吹风装置(16)、下变弧机构(17)及滑块销(19),下变弧机构(17)两侧的丁字板上设有固定滑槽(18),滑块销(19)设置在固定滑槽(18)内,且可在固定滑槽(18)内滑动,下风栅的底部设有电动机(11),电动机(11)通过丝杠(10)与固定在下变弧机构(17)底部的丝母(9)连接;电动机(11)可控制丝杠(10)旋转带动下变弧机构(17)、下辊道(15)及下吹风装置(16)变弧为上凸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模式玻璃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母(9)与下变弧机构(17)的中间丁字板固定连接,丝杠(10)转动作用使丝母(9)向上移动带动(17)下变弧机构的中间丁字板上凸变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模式玻璃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1)带动丝杠(10)转动,丝母(9)在螺旋副运动作用下可以上下移动,丝母(9)和丝杠(10)之间的螺旋副具有自锁功能,可以使弧形保持不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模式玻璃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栅移动装置(6)为滑轮组,且固定设置在成型室(3)顶端。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模式玻璃弯曲成型装置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所要加工的弯钢化玻璃的半径大小,先通过变弧机构将成型室内下风栅调至预设的上凸形,然后将下风栅的变弧机构锁定,保证在整个玻璃钢化工艺过程中下风栅的弧形保持不变;
步骤二:根据所要加工的弯钢化玻璃的厚度和形状,调整上风栅的高度和形状,调节上压辊的高度和下风栅吹风装置的吹风距离,也要保证玻璃整个钢化工艺过程中,上压辊高度和上风栅、下风栅吹风装置吹风距离保持不变;
步骤三:设定完毕后上风栅提起在等待位等待,被加热至软化状态的待加工玻璃在辊道高速转动下进入成型室内,下风栅辊道支撑,上风栅连同上压辊下降至工作位,上变弧机构与下变弧机构配合,通过自适应,使上风栅弧形与下风栅弧形相吻合,玻璃在上压辊和下支撑辊道的对压滚动作用下在成型室内往复摆动,待玻璃精准成型后风栅快速吹冷却风使玻璃钢化;
步骤四:将上风栅提起在等待位等待,钢化完成后弯玻璃由取片机构取出。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凸模式玻璃弯曲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相同系列半径相同规格的凸模式玻璃时,将下变弧机构锁定,在整个玻璃钢化工艺过程中下风栅的弧形保持不变。
7.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凸模式玻璃弯曲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的辊道面线速度与下辊道的辊道面线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28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玻璃成型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等距浮法玻璃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