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艇数字化训练导调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2448.0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8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康;夏伟;朱清波;熊春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艇 数字化 训练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艇系统仿真和模拟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潜艇数字化训练导调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潜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艇员编制的不断减小,对艇员操作技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适应该需求,多个国家均已开展潜艇综合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工作,如德国的莱茵金属防务公司,已开发了整套潜艇训练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数字化技术,支持多种复杂场景的高逼真训练,可开展潜艇操纵、机电监控、损管和作战指挥控制等多个方面专业训练。
我国潜艇领域还未开展系统性的潜艇数字化训练研究工作,多以单系统、单设备的系统模拟为主,如海军潜艇学院、海军工程大学以及部分设备责任单位等针对相关专业研究和教学以及所承担的部分艇员基础培训需要,开发了一系列模拟器,开展艇员训练,但仅能开展部分专业部分科目的训练,功能受限于实物配置和仿真水平,主要提供各项操作步骤模拟训练,不支持全艇各战位协同操作训练,大部分模拟训练系统功能未能覆盖全艇各系统,整体仿真逼真度不够高、可扩展性差。由于主要采用半实物或实物模拟,难以对训练任务进行全过程管控,包括学员训练过程数字化监控和各模拟器动态接入和数据管理。
潜艇数字化训练系统综合运用系统建模、分布式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建立同实艇环境完全一致的数字化潜艇,为参训艇员提供战位基本操作、系统操作和全艇协同操作训练。导调管理系统对整个训练过程实施导调监控和系统管理等功能,实现学员训练过程的监控、训练任务管理、学员站接入管理、模型数据及接入管理、系统仿真时间调节等,是潜艇数字化训练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潜艇数字化训练导调管理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潜艇数字化训练导调管理系统,包括:
训练管理端和系统管理端;
所述训练管理端包括:
学员管理模块,用于教练员添加学员,修改学员信息,删除学员和查看学员基本信息;所述学员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学号、年级、专业;
计划管理模块,用于教练员管理所有学员的训练情况,其中包括理论学习管理子模块、考试试题管理子模块、训练科目管理子模块、训练流程管理子模块;
所述理论学习管理子模块,用于提供学员学习的潜艇相关科目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生成学习记录;
所述考试试题管理子模块,用于教练员配置学员考核试题类型和试题内容;
所述训练科目管理子模块,用于教练员根据学员学习科目的学习记录,配置学员需要考核的科目;
所述训练流程管理子模块,用于教练员配置学习训练的流程和考核标准;所述学习训练的流程包括:通过理论学习管理子模块,为学员配置其所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内容;通过考试试题管理子模块,根据学员理论学习的内容,确定理论考试试题的内容;通过训练科目管理子模块配置学员模拟操作的科目;
所述考核标准包括学员参加考核需要进行理论学习的学时数、考核成绩合格的分数线、模拟操作训练的学时数;
例如一位学员需要学习潜艇的操纵方法,教练员首先通过理论学习管理子模块,为学员配置其所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内容,如潜艇结构、潜艇操纵原理、潜艇操纵守则等。而后,教练员通过考试试题管理子模块,根据学员理论学习的内容,确定理论考试试题的内容(重点考察内容和一般考察内容)以及试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等)。训练科目管理子模块用于配置学员模拟操作的科目,例如此时的操作科目是模拟操纵潜艇,同时模拟操纵潜艇也作为模拟操作的考核科目。(系统通过对潜艇进行三维模拟,具备学员模拟操作潜艇的功能,这是比理论学习更深一步的学习训练,分单人模拟训练与多人模拟训练)。训练流程管理子模块用于对学员的整个学习过程与考核进行设置,例如设置多少学时的理论学习,多少科目的理论学习,理论知识考核多少分算合格(与试题难度和学员学习时长有关),设置多少学时的模拟操作训练,多少科目的模拟操作训练,模拟操作考核多少分算合格。
所述任务下达模块,用于教练员给学员下达具体的考核任务,所述考核任务包括理论考核和模拟考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2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坡危险度量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动作序列的机构可靠性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