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化企业设备入厂检查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2172.6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4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千登;施红勋;徐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10 | 分类号: | G06Q10/10;G07C3/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沙莎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化企业 检查系统 安全管理技术 记录存储模块 设备基本信息 储存模块 关联模块 检查信息 企业设备 设备检查 设备缺陷 生产事故 生产现场 识别设备 维护模块 系统管理 有效预防 展示模块 检查 射频卡 统计 管理 | ||
本发明属于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化企业设备入厂检查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设备基本信息储存模块、设备检查记录存储模块、设备与射频卡关联模块、统计展示模块、系统管理维护模块。本技术方案实现生产现场快速、便捷的登记、识别设备检查问题,避免检查信息的事后补录,促进石化企业设备的有序管理,提高设备的检查效率,有利于提升企业设备检查水平,有效预防因设备缺陷问题导致的生产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物联网和移动应用技术的设备入厂安全检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同时具有高温高压、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点多面广的特点,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压力巨大。
尤其是在检维修项目过程中,工期短、工程量大、任务集中,各类动火、吊装、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交叉进行,起重设备、焊接设备、电动工具、索具、吊具等设备种类、数量繁多,事前安全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检查不到位、存在缺陷、带病使用,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现有技术在设备检查管理缺乏有效工具、设备信息获取受时间地点限制以及设备检查结果无法及时整改等问题。在现有企业的工器具检查中,主要依靠管理制度约束,规定人员责任、检查频次及检查要点,工器具清单仍局限于纸质记录或基本的电子台账,拖慢了设备检查的效率,存在设备底数不清、设备监管手段滞后的现象,无法快速、智能识别设备信息、使用状态,无法实现对设备的动态监管,满足不了设备检查问题动态跟踪、及时整改反馈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移动应用和无线通讯提出的一种设备入厂及现场检查系统及方法,研发防爆手持终端和RFID射频卡,并设计开发相应的移动设备检查系统。手持移动终端带有射频扫描模块,通过扫描RFID射频卡,可在生产现场随时随地一秒获取设备信息、设备检查历史,并在设备检查完成后当场登记检查问题,简化了登记流程。该系统自动对设备信息及检查信息有序储存,并提供设备运行状态的总览,重点跟踪异常状态设备信息。
一种石化企业设备入厂检查系统,包括设备基本信息储存模块、设备检查记录存储模块、设备与射频卡关联模块、统计展示模块、系统管理维护模块。设备基本信息存储模块实现在服务器端保存并动态更新设备名称、种类、检查标准库等基础信息;设备检查记录存储模块实现在服务器端保存并动态更新设备检查的问题描述、整改状态、责任人、历史检查记录等信息;设备与射频卡关联模块,通过RFID卡存储的标识码,快速建立被检查设备与RFID卡的信息传输渠道;统计展示模块,通过图表建立不同维度的设备问题展示形式;系统管理维护模块,对组织机构、用户、被检设备等项目在后台进行基础维护。
系统含移动端及服务器端,数据互联互通。移动端基于现有的带有RFID扫描功能的防爆手持终端配套使用,对设备进厂及现场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快速登记及状态跟踪,服务器端进行统计展示、系统维护。
一种石化企业设备入厂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导入用户信息、设备检查标准信息,完成初始化;
(2)检查设备,与设备检查标准库对比;
(3)进厂后的设备,在现场作业过程检查中,如果步骤(2)对比结果符合,则为该设备发放射频卡;如果步骤(2)对比结果不符合,通知其整改;
(4)扫描步骤(3)中符合要求的设备的射频卡,获取设备信息及设备检查历史,查看设备当前状态,将抽查结果登记到系统中;
(5)如果步骤(4)的状态存在缺陷,明确整改。
石化企业设备检查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提出设备检查系统的总体功能框架,如图2所示。按照系统总体功能设计,分为服务器端和移动端,实现检查标准导入、设备入厂登记、设备检查、问题整改、统计分析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21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