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负载突变场合的变流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1981.5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3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龙;詹哲军;李岩;李东;梁海刚;高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3/156;H02M7/48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负载 突变 场合 变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流器,具体为适用于负载突变场合的变流器。
背景技术
工业应用中,变流器所处的应用工况越来越复杂;变流器应用到负载突变的工况也原来越多,一般突投突切功率较大时,就对变流器的冲击较大,很难保证变流器有较稳定的输出。此时,对变流器输出特性的要求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1、图2为现有变流器拓扑结构图;图1为半桥电路拓扑,一般小中功率采用半桥电路;图2为全桥电路拓扑,中大功率采用全桥电路。针对频繁突投突切类的负载,此类现有变换器若要保证变流器有较稳定的输出,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在直流负载下,则整流后的滤波电容将比较大,这一方面浪费资源;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变流器的重量与体积。另一种是提高控制器的控制频率,来提高变流器的动态响应速度;但控制频率受到控制芯片的中断频率的影响,当系统较为复杂时,中断中需要执行的任务较多,这就限制了中断频率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影响了控制频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变流器针对频繁突投突切类负载,难以保证稳定输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负载突变场合的变流器。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适用于负载突变场合的变流器,包括相互连接的非隔离DC/DC变换器和LLC谐振变换器,以及用于控制非隔离DC/DC变换器和LLC谐振变换器(内的开关元件)的DSP控制芯片,非隔离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作为变流器的直流电压输入端,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出端为变流器的交流电压输出端;针对直流负载,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整流电路;DSP控制芯片内的控制软件是由如下控制方法实现的:1)采集非隔离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2)采集LLC谐振变换器的由其电器元件参数决定的LLC谐振频率,使用于控制LLC谐振变换器动作的PWM发生器产生的PWM脉冲信号的频率等于采集的LLC谐振频率;3)设定非隔离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给定值;4)非隔离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给定值与采集到的非隔离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作差,输入给电压外环PI控制器(环节)进行调节;5)电压外环PI控制器(环节)的输出与采集的非隔离DC/DC变换器输出电流作差,输入给电流内环PI控制器(环节)进行调节;6)电流内环PI控制器(环节)的输出进入PWM发生器(环节)而产生用于控制非隔离DC/DC变换器动作的PWM脉冲信号。
本发明提出了非隔离DC/DC变换器与LLC谐振变换器组合的这种具有两级拓扑结构的主电路及其非隔离DC/DC变换器的双闭环(电流内环、电压外环)的控制,LLC谐振变换器开环定频的控制方式。一方面利用了非隔离DC/DC变换器设计简单,技术成熟,控制方便的特点;另一方面利用了LLC谐振变换器的变压器使网侧与输出隔离;同时利用LLC谐振变换器可以实现开关管零电压开通,整流二极管零电流关断的特点,变换器效率高;再者,LLC谐振变换器工作频率为谐振频率,巧妙的利用了LLC谐振变换器在谐振频率处电压增益恒定等于1的特性;LLC谐振变换器采用开环定频控制,控制简单,且针对负载频繁投切的工况,可以较好的保证变换器最终的输出电压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变流器拓扑图之一;
图2为现有变流器拓扑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所述适用于负载突变场合的变流器的拓扑图;
图4为本发明采用Buck+半桥LLC谐振变换器时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采用Buck+全桥LLC谐振变换器时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采用Boost+半桥LLC谐振变换器时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采用Boost+全桥LLC谐振变换器时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适用于负载突变场合的变流器,包括相互连接的非隔离DC/DC变换器和LLC谐振变换器,以及用于控制非隔离DC/DC变换器和LLC谐振变换器(内的开关元件)的DSP控制芯片,非隔离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作为变流器的直流电压输入端,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出端为变流器的交流电压输出端;针对直流负载,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整流电路;DSP控制芯片内的控制软件是由如下控制方法实现的:1)采集非隔离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2)采集LLC谐振变换器的由其电器元件参数决定的LLC谐振频率,使用于控制LLC谐振变换器动作的PWM发生器产生的PWM脉冲信号的频率等于采集的LLC谐振频率;3)设定非隔离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给定值;4)非隔离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给定值与采集到的非隔离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作差,输入给电压外环PI控制器(环节)进行调节;5)电压外环PI控制器(环节)的输出与采集的非隔离DC/DC变换器输出电流作差,输入给电流内环PI控制器(环节)进行调节;6)电流内环PI控制器(环节)的输出进入PWM发生器(环节)而产生用于控制非隔离DC/DC变换器动作的PWM脉冲信号。具体实施时,所述的非隔离DC/DC变换器采用Buck电路或Boost电路;若输入电压较高,需要降压时采用Buck电路,根据功率大小可以采用半桥或者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则主电路如图4、图5所示。若输入电压较低,需要升压时采用Boost电路,根据功率大小可以采用半桥或者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则主电路如图6、图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1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