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胶阀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1485.X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1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飞;吴建丰;吴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金润大正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林伟鑫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胶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胶阀。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盖板在进行点胶时,通常用到AB胶,然而,目前常用的点胶阀都设有混合腔,用于A胶和B胶的混合,在充分混合后再离开点胶阀进行点胶,然而,这样的点胶阀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以下问题:1.A胶和B胶混合后会固化,常常出现管路堵塞的现象,影响点胶的效率;2.由于密封性能较差,点胶阀出口常常出现漏胶的现象;3.A胶和B胶在点胶时分别控制,同步性较差,同时控制较为复杂,容易出现A胶和B胶配比不正确的问题;4.结构不合理,导致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不够精密,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胶阀,去除了混合腔,直接将A胶和B胶根据正确的比例进行同步滴出,从而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点胶阀,包括上下依次相固定的上阀体、中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的顶部开设有一活塞腔,所述活塞腔的顶部通过阀盖密封,所述上阀体、中阀体和下阀体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对阀杆腔,所述阀杆腔的顶部贯穿至活塞腔,底部封闭于下阀体,所述的阀杆腔内设置有阀杆,所述活塞腔内匹配设有上下运动的活塞,所述阀杆的顶部与活塞固定,所述活塞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贯穿至阀盖的上方,所述的活塞杆与阀盖之间密封设置,所述活塞杆的中心开设有一上下贯穿活塞杆和活塞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的阀盖上开设有一与活塞腔相连通的第二进气孔,所述中阀体的侧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A胶进液口和B胶进液口,所述的A胶进液口和B胶进液口分别与一阀杆腔相连通,所述下阀体在与A胶进液口相连通的阀杆腔的底部开设有一贯穿至下阀体底部的A胶导孔,所述下阀体在与B胶进液口相连通的阀杆腔的底部开设有一贯穿至下阀体底部的B胶导孔,所述中阀体位于A胶进液口和B胶进液口下方的阀杆腔与阀杆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阀杆的底部设置有一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径大于中阀体位于A胶进液口和B胶进液口下方的阀杆腔的内径,所述阀杆腔在上阀体与中阀体、中阀体与下阀体之间分别密封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中阀体在阀杆腔的上下两侧沿分别设有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所述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的底部均开设有环形槽A,所述的环形槽A内匹配设有密封圈A,所述上阀体的底部在阀杆腔的侧沿开设有环形槽B,所述的环形槽B内匹配设有密封圈B。
作为优选,所述的阀杆包括上阀杆和下阀杆,所述的上阀杆比下阀杆粗,所述上阀杆与下阀杆之间为外径线性变小的斜台肩,所述下阀杆的中部设有一限位环,所述下阀杆在限位环的下方套接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上方侧部为由下往上外径线性变小的斜台肩,所述密封环的底部内侧开设有环形槽E,所述的环形槽E内匹配设有密封圈E,所述的密封环和密封圈E通过下方的螺母和垫片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的中部开设有一圈环形槽C,所述的环形槽C内匹配设有密封圈C。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阀体包括上下依次相固定的第一上阀体和第二上阀体,所述第二上阀体的上方在阀杆腔的侧沿开设有铜套槽,所述的铜套槽内匹配设有铜套,所述第一上阀体的下方在阀杆腔的侧沿开设有环形槽D,所述的环形槽D内匹配设有密封圈D。
作为优选,所述阀杆的顶端通过上下贯穿活塞的螺栓与活塞相固定,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有一限位块,所述阀盖的顶部在限位块的正下方固定有防撞块。
作为优选,所述A胶导孔的内径大于B胶导孔的内径,所述下阀体的底部在A胶导孔和B胶导孔的出口之间固定有一分隔板。
作为优选,所述A胶导孔内的A胶和B胶导孔内的B胶分别通过分隔板后相互混合,从而用于电池点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去除了混合腔,直接将A胶和B胶同步滴出,解决了管路堵塞的问题,A胶导孔和B胶导孔的内径根据A胶和B胶的正确混合比例进行粗细不同的设计,使得A胶和B胶在同步滴出时保持正确的比例;
2、通过多道密封结构,提高了密封性能,防止点胶阀出口出现漏胶;
3、A胶和B胶在点胶时同步出胶,简化了控制;
4、铜套起到了定位的作用,防止第一上阀体和第二上阀体之间相互偏移;
5、限位环的设计便于两个密封环分别安装在阀杆的同一位置,提高了安装的精度,密封环底部的密封圈能够防止胶液进入密封环与阀杆之间的缝隙中;
6、整体结构合理,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密,提高了使用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金润大正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长兴金润大正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1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高速缓存通路预测
- 下一篇:智能涂胶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