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氧下鱼类活跃性和代谢率测定的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0336.1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1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付成;付世建;夏继刚;何中飞;彭姜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0209 | 代理人: | 李玉州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氧 鱼类 活跃 代谢 测定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低氧是水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而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水体富营养化、环境污染等进一步加剧了水体中的低氧现象,常常给渔业造成大量损失。有关鱼类耐低氧的相关研究对于降低渔业损失至关重要,也一直是国际研究热点领域,但相关试验设备一直受限:已有试验设备设计过于简单,未能充分解决水体中溶氧的均匀混合问题,使得试验精度难以控制;在测定过程中无法避免气泡的产生,使得鱼类在低氧下的行为反应很难观测。另外,这类装置往往固定体积,日常代谢测定过程中只能测定特定大小的试验鱼,使得相关研究十分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低氧下鱼类活跃性和代谢率测定的试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低氧下鱼类活跃性和代谢率测定的试验装置,包括混合槽、稳定槽和测定槽,其特征在于:混合槽和稳定槽的顶部均设置有带有单向气阀的密封膜,混合槽和稳定槽的上部均设置有溶氧探头,混合槽的底部设置有惰性气体出口,在混合槽的底部与稳定槽的底部通过连通水管连接;稳定槽的底部中央设置有带有电机的螺旋桨,水泵将稳定槽内的水从稳定槽的底部排入测定槽的底部;测定槽底部设置有倾斜的多孔底板;在测定槽的底部设置有溶氧仪;在测定槽的上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连有带有溶氧仪的管道,将测定槽内的水排出。
多孔底板为白色。
混和槽中水位高于稳定槽。
测定槽包括行为观察室和观察室下方的空间,多孔底板与水平面呈10°;上盖为透明有机玻璃板,利于摄像机对试验鱼的行为拍摄,盖板与摄像机的安装也与水平面呈10°。
溶氧测量瓶为圆柱形,内部由一隔板将测量瓶内部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半圆柱空间,上方空间更大,溶氧探头伸入瓶中,水经过溶氧探头后流经下半圆柱空间,从出水口流出。
混和槽、稳定槽和测定槽三个水槽之间相互连接,混和槽整体最长,稳定槽和测定槽置于支架之上,三个水槽构成一整体,且上沿同高。
本发明可使进入行为观察室的低氧水混合均匀,避免局部溶氧偏高或偏低对结果造成影响,通过多处的设计将产生的气泡排除,避免气泡过多造成低氧下试验鱼的行为无法观察,行为观察室的大小可调节,满足不同程度低氧和不同大小试验鱼的测定要求,利用连通器原理,仅使用一台水泵就可以使整个装置的水运行起来,节约水泵和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测量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测量瓶的俯视图。
图中,1为氮气瓶;2为气阀;3为导气管;4为充气泵;5为三角形支架;6为溶氧混和槽;7为回水导管;8为溶氧探头;9为溶氧稳定槽;10为塑料薄膜;11为单向气阀;12为溶氧仪;13为溶氧仪;14为摄像机;15为行为观察室;16为测定槽;17为透明有机玻璃盖板;18为管道;19为充气砂头;20为多孔隔板;21为连通水管;22为电机;23为螺旋桨;24为水泵;25为入水口;26为白色多孔底板;27为支架;28为管道;29为溶氧测量瓶;30为溶氧仪;31为溶氧仪;32为溶氧测量瓶入水口;33为隔板;35为溶氧测量瓶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低氧下鱼类活跃性和代谢率测定的试验装置,包括混合槽、稳定槽和测定槽,混合槽和稳定槽的顶部均设置有带有单向气阀的密封膜,混合槽和稳定槽的上部均设置有溶氧探头,混合槽的底部设置有惰性气体出口,在混合槽的底部与稳定槽的底部通过连通水管连接;稳定槽的底部中央设置有带有电机的螺旋桨,水泵将稳定槽内的水从稳定槽的底部排入测定槽的底部;测定槽底部设置有倾斜的多孔底板;在测定槽的底部设置有溶氧仪;在测定槽的上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连有带有溶氧仪的管道,将测定槽内的水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师范大学,未经重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0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灶具
- 下一篇:可吸收燃气灶散失热量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