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淤泥污水回收热交换装置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9827.4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9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戚海冰;黄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桂尔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1/121;C02F11/00;B01D29/03;B01D29/82;F28D7/08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徐国华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淤泥 污水 回收 热交换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淤泥污水回收热交换装置和使用方法,包括淤泥处理装置,所述淤泥处理装置上设有液压装置、清洗装置、红外感应装置、过滤装置、淤泥检测装置、淤泥流量控制装置、传送装置和回收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与清洗装置、红外感应装置、过滤装置相连;所述淤泥检测装置与清洗装置相连;所述淤泥流量控制装置与过滤装置相连;所述传送装置与液压装置、清洗装置、过滤装置、回收装置相连。本发明可以将淤泥里的水和泥、垃圾分离开来,防止垃圾堵塞,能够将淤泥里的热量充分利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的堵塞问题,具有分离,回收利用,浓度检测的特点,并且可以对热交换装置提供照明功能,便于观察设备运行的工作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淤泥污水回收热交换装置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管道堵塞是排水管道常见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及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成污水管道阻塞的主要原因有设计、施工、人为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且污水淤泥里带有一定的热量,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现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污水淤泥等混合物堵塞管道,并且能够将污水淤泥里的热量回收利用起来,同时又能够对垃圾进行回收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所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淤泥污水回收热交换装置和使用方法。
一种新型淤泥污水回收热交换装置和使用方法,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将淤泥里的水和泥、垃圾分离开来,防止垃圾堵塞,能够将淤泥里的热量充分利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的堵塞问题,具有分离,回收利用,浓度检测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淤泥污水回收热交换装置,包括液压装置、过滤装置、传送装置和回收装置;所述的液压装置下方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和回收装置之间设有传送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桶、红外感应装置和热交换桶;所述的污水处理桶底部为设有过滤孔的板;所述的红外感应装置安装于污水处理桶内壁;所述的热交换桶安装于污水处理桶下方;所述的热交换桶内布有水管;所述液压装置上设有照明装置。采用照明装置可以对热交换装置提供照明功能,便于观察设备运行的工作情况。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的液压装置包括压力板、电机一、连接杆、电机二和伸缩杆一;所述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电机一和电机二;所述的电机一连接驱动压力板;所述的电机二通过伸缩杆一与污水处理桶连接;所述的污水处理桶的下方还设有滑动装置;所述的红外感应装置与电机一连接。滑动装置与污水处理桶之间的密封性良好,可通过电机二驱动伸缩杆一,从而带动污水处理桶在滑动装置上运动。红外感应装置具有防水保护功能,当红外感应接收装置无法正常接收红外感应发射装置的信号时,表明污水淤泥已经堆满,需要液压装置进行压缩分离处理。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的压力板的板面均布蜂窝孔。采用蜂窝孔形状的压力板挤压淤泥,能让挤压过程更加充分,提高挤压的效率。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的过滤装置还包括化学过滤装置和高压水枪二;所述的化学过滤装置安装于污水处理桶与热交换桶之间;所述的高压水枪二安装于化学过滤装置下方;所述的污水处理桶上方还设有高压水枪一。化学过滤装置采用活性炭和明矾进行过滤,通过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明矾的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高压水枪二能够对化学过滤装置表面的残留物进行冲刷,促进残留物的回收;高压水枪一能够清洗附着在压力板和污水处理桶上的残留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桂尔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宁桂尔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98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