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杏鲍菇氨基酸含量的栽培基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9092.5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2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钟珍梅;黄小云;陈钟佃;冯德庆;黄秀声;黄勤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杏鲍菇 氨基酸 含量 栽培 基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杏鲍菇氨基酸含量的栽培基质,所述基质其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数为:甘蔗渣3.2~6.5%,狼尾草6.5~9.8%,木屑22.2%,玉米芯26%,麸皮18%,玉米粉8.8%,豆粕9%,轻钙1.8%,石灰1.2%,调节pH值9‑11,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在本发明涉及的栽培基质上生产的杏鲍菇子实体营养品质显著提高,杏鲍菇粗蛋白提高10%~20%,总氨基酸含量提高6.8%~9%,呈味氨基酸含量提高6%~8%,显著提高了杏鲍菇的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资源利用领域,涉及食用菌栽培基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狼尾草提高杏鲍菇氨基酸含量的栽培基质。
背景技术
杏鲍菇(
杏鲍菇常规栽培配方主要以甘蔗渣、木屑、玉米芯、麦麸、玉米粉、豆粕等常规农林原料为主,这些原料与当地农业生产相关,例如甘蔗渣主产区为广东、广西和海南,其它地区利用甘蔗渣栽培杏鲍菇存在运输和存储成本高等弊端。针对此现状,需开发一种原料来源便捷,又能提高杏鲍菇品质和风味的栽培基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提高杏鲍菇氨基酸含量的栽培基质,开发一种原料来源便捷,又能提高杏鲍菇品质和风味的栽培基质,提高杏鲍菇的营养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提高杏鲍菇氨基酸含量的栽培基质,其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百计数为:甘蔗渣3.2~6.5%,狼尾草6.5~9.8%,木屑22.2%,玉米芯26%,麸皮18%,玉米粉8.8%,豆粕9%,轻钙1.8%,石灰1.2%,调节pH值9-11。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优选地,所述利用狼尾草提高杏鲍菇氨基酸含量的栽培基质,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为:甘蔗渣3.2%,狼尾草9.8%,木屑22.2%,玉米芯26%,麸皮18%,玉米粉8.8%,豆粕9%,轻钙1.8%,石灰1.2%,调节pH值10。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杏鲍菇氨基酸含量的栽培基质,该栽培基质用狼尾草部分代替甘蔗渣,不仅充分利用狼尾草高木质素和纤维素的优点,还充分利用狼尾草产量高、抗性强、对生长环境无特殊要求等优势,减少甘蔗渣的用量,拓宽了杏鲍菇栽培原料来源。在本发明涉及的栽培基质上生产的杏鲍菇子实体营养品质显著提高,杏鲍菇粗蛋白提高10%~20%,总氨基酸含量提高6.8%~9%,呈味氨基酸含量提高6%~8%,显著提高了杏鲍菇的风味。
杏鲍菇常规栽培方法以甘蔗渣、木屑、玉米芯、麦麸、玉米粉、豆粕等常规农林原料为栽培原料,其中甘蔗渣的主产区在广东、广西和海南,每吨成本达390元,栽培原料的紧缺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狼尾草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秆比例高,且茎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含量高,疏松透气、保水性能好,粗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碳氮比适宜,非常适合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
在原料上能充分利用狼尾草高木质素和纤维素及产量高、抗性强、对生长环境无特殊要求等优势,原料来源便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9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猪屎制成有机肥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宠物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