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试管混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7647.2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闻哲;张国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卓越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管混匀装置,该试管混匀装置包括壳体、竖直运动机构、水平运动机构、试管取放组件和驱动杆件。其中,竖直运动机构设置在壳体上,水平运动机构安装在竖直运动机构上,试管取放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水平运动机构上。驱动杆件固定设置在壳体上,并位于试管取放组件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轨迹上。在试管取放组件在竖直方向朝向驱动杆件运动时,试管取放组件与驱动杆件抵接,并被驱动杆件拨动旋转。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减少了动力驱动部件,进而减弱了整个试管混匀装置对整体配合精度和整体控制精度的要求,提高了试管混匀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试管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检验仪器上,如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检验前要对试管内血液进行充分、合理的混匀,以达到检验条件。目前混匀方式为人工混匀和机构装置模拟人工混匀,对单一测试和对速度没有要求的检验,人工混匀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对于具有规模的医院及体检机构等大型医疗场所,人工混匀完全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这就需要全自动的试管混匀装置来处理。
现有的机构装置模拟人工混匀方式分为试管绕自身转轴转动和以试管帽为固定端进行摆动。由于试管转动方式存在混匀不充分等风险,因此现有混匀方式大多采用试管摆动混匀方式。这种摆动混匀方式运动过程一般为试管抓取,从试管架中将试管提升至一定高度,固定高度后摆动试管来达到混匀目的。
如图1所示,电机3通过同步带4带动导轨支架7、导轨8、试管夹取臂12抓取试管,实现试管抓取,电机1通过同步带6带动试管夹取臂12、试管13向上提升,电机11通过同步带带动试管夹取臂12、试管13转动实现混匀,混匀达到预定次数后,电机1通过同步带6带动试管夹取臂12、试管13下降,将试管放入试管架中,电机3通过同步带4带动导轨支架7、导轨8、试管夹取臂12反向运动,释放试管回到初始位置,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混匀运动周期。
上述结构的试管混匀装置在使用时,采用了多个步进电机架多个同步带轮的配合结构,这种配合数量多的结构对于各运动部件运动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容易增加机构失效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管混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试管混匀装置的机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管混匀装置,包括壳体、竖直运动机构、水平运动机构、试管取放组件和驱动杆件。竖直运动机构设置在壳体上;水平运动机构安装在竖直运动机构上,竖直运动机构驱动水平运动机构沿竖直方向运动;试管取放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水平运动机构上,水平运动机构驱动试管取放组件沿水平方向运动以夹取或者放下试管;驱动杆件固定设置在壳体上,并位于试管取放组件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轨迹上;试管取放组件在竖直方向朝向驱动杆件运动时,试管取放组件与驱动杆件抵接,并被驱动杆件拨动旋转。
进一步地,试管混匀装置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安装在试管取放组件上,复位件用于在试管取放组件远离驱动杆件运动时驱动试管取放组件复位。
进一步地,复位件为安装在试管取放组件上的弹簧。
进一步地,驱动杆件为一个,驱动杆件与试管取放组件抵接以驱动试管取放组件沿第一方向转动,复位件用于驱动试管取放组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驱动杆件为两个,包括第一驱动杆件和第二驱动杆件,第一驱动杆件设置在第二驱动杆件的上方,第一驱动杆件与试管取放组件抵接以驱动试管取放组件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二驱动杆件与试管取放组件抵接以驱动试管取放组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试管取放组件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水平运动机构上,水平运动机构可驱动固定座沿水平方向移动;管夹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座上,管夹件与驱动杆件抵接配合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卓越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卓越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7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