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控制集成电路供电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5097.0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邢义斌;冯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子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P13/06;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22651 四川省绵阳市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控制 集成电路 供电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源控制集成电路供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为集成电路供电,所述辅助绕组的同名端和输出绕组的同名端相同,辅助绕组由两个线圈匝数不同的独立绕组构成,或者由带抽头的绕组组成两个线圈匝数不同的绕组;集成电路的供电电压与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按绕组的匝比成正相关关系,当输出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关断线圈匝数较多的绕组的输出,仅以线圈匝数较少的绕组的输出为集成电路供电,实现集成电路的供电电压在较小范围内变化。
2.一种电源控制集成电路供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压器的带抽头的辅助绕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EC1)、第二电容(C2)、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所述带抽头的辅助绕组与变压器的输出绕组的同名端相同,辅助绕组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一二极管(D1)连接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集成电路(U1)的供电电压输入端(Vcc),且通过第一电容(EC1)接地,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且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且通过第二电容(C2)连接其基极;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容(C2)并联;所述辅助绕组的抽头通过第二二极管(D2)连接至集成电路(U1)的供电电压输入端(Vc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子部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子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50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段高效率的移相电源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矩阵变换器的分布式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