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理污染水质的方法及应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4640.5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庆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庆智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矫智兰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教育***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污染 水质 方法 应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污染水质的方法及应用系统,属环保行业。
背景技术
城市排污、村镇生活污水排入河道、过度使用化肥以及各种工厂的排污,水资源现状恶化,导致河流和湖泊污染,藻类死亡,使原生态的生物链断裂。自然环境生物链失去平衡后,大量细菌过度繁殖,在分解有机质时,硫化氢等恶臭气体溢出,挥发到空气中,影响周边环境。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常规的生化工艺也有恶臭气体排出,需要进行废气处理,增加了处理成本,浪费资源。
为解决河流、河道、湖泊的污染问题,为解决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问题,本申请研发了一种治理污染水质的方法及应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利用核外电子剥离技术并结合生态链而提供一种治理污染水质的方法及应用系统。
本发明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理污染水质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污水排入调节池内,均衡调节水质,使各种污染指标均衡;
(2)采用核外电子剥离技术,将空气分子电离裂解以及核外电子剥离,产生羟基自由基、臭氧、自由电子;
(3)将上述产生的含有臭氧、羟基自由基、自由电子的混合气体输入至装有污水的曝气池内,臭氧和羟基自由基将污水内所含有的有机物质氧化还原,并且破解大分子链,使其成为小分子结构,自由电子补偿重金属离子及其他离子状态的物质缺失的核外电子,使水体内所含有的化学性能不稳定的有害物质失去原有的化学性能,成为稳定状态;
(4)将上述经过处理之后的污水排入含有浮游生物的水池中,利用浮游生物吸收水体中所含的有机无机物质,降解转化水中污染物;
(5)将上述经过处理之后的污水排入含有水生植物的水池中,利用水生植物吸收降解水体中污染物;
(6)将上述经过处理之后的水体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然后排入中水池。
一种用于上述治理污染水质方法的应用系统,特点是,包括调节池,调节池的一端与污水排放管道相通,调节池的另一端连通有曝气池,设有核外电子剥离设备,核外电子剥离设备通过管道与曝气池连通,曝气池与浮游生物池连通,浮游生物池与水生植物池连通,水生植物池与砂滤池连接,砂滤池与中水池连通,中水池与直排管道及回用管道连接。
本发明采用了核外电子剥离技术(参见ZL201010586363X,一种剥离原子核外电子的方法及其装置),将空气输入至核外电子剥离的空间内,空气被激发为等离子状态,氧气分子电离裂解为氧原子;在持续高压电能量的作用下,原子的核外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得到自由电子(-e);氧原子和氧分子产生结合,组成臭氧(O3),将空气中含有的水分子裂解为羟基自由基(OH),独立的氢原子和独立的氧原子结合,再次产生羟基自由基(OH)。
将上述产生的含有臭氧、羟基自由基、自由电子的混合气体输入至被污染的水体内,羟基自由基和臭氧与可氧化的污染物产生化学反应;自由电子补偿重金属离子及其他离子状态的物质缺失的核外电子;通过氧化还原加电子补偿的方法,污染物的分子被打开,大分子链结构成为小分子结构,小分子结构的污染物再次与羟基自由基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COD(化学需氧量)持续降低,同时各项污染指数也降低,自由电子补偿小分子结构污染物缺失的电子,使其分子团核内质子数量与核外电子数量均衡,水体内所含有的化学性能不稳定的有害物质失去原有的化学性能,成为稳定状态。
经上述方法处理之后的污水已经符合浮游生物生长环境,排入浮游生物(如藻类)池内,生物链底层的浮游生物会吸收污水中所含有污染物,污染物被降解转化,藻类得以生长繁殖。藻类处理之后的污水被再次排入水生植物池,由水生植物再次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各项污染指标持续降低,处理之后的水体经过沉淀过滤,去除悬浮物,最终实现达标排放。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核外电子剥离技术并结合自然生态链的处理污水方法,优点在于运行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无恶臭气体排放,排水指标可降低至地表三类水标准,可中水回用,节约水源。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应用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核外电子剥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图面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庆智,未经潘庆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4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