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轴弯曲镦锻成形模具的延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4035.8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6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康凤;赵祖德;陈强;林军;胡传凯;夏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K1/08 | 分类号: | B21K1/08;B21J13/02;C21D1/25;C21D1/26;C23C14/4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弯曲 成形 模具 延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轴弯曲镦锻成形模具的延寿方法,将曲轴的模具设计为分体式组合结构,曲轴模具工作部分由弯曲模、定位模、成形模、止推模等多个模块组成,其中成形模又由模套和模芯镶嵌组成,成形部分的结构设计为两个对称分布的型腔,交替工作来承受高温高载荷作用,同时将模芯部分做强化热处理。模具在进行成形工作时,首先将加热好的第一曲拐坯料放入模具对称型腔的其中一个型腔中,合模后,完成第一曲拐的弯曲镦挤成形后,取出制件,用气嘴将型腔中的氧化皮吹走,向模腔内喷润滑保温剂。本发明可以使曲轴弯曲镦锻成形模具连续工作2000件以上,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处理工序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塑性成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弯曲镦锻成形模具的延寿方法。
背景技术
弯曲镦锻法制造错拐曲轴是目前大型发动机曲轴制造技术热点之一,与传统热模锻整体模具结构相比,其模具结构为多层分体组合式,组合结构可以提高模具承载能力,降低模具材料费用,修模方便且周期短;但由于弯曲镦锻成形模具的受力特点,模具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同一型腔反复加热,在复杂的交变载荷作用下,同时还受热胀冷缩、热疲劳、磨损等影响,薄壁结构在镦挤曲拐时受力条件极为恶劣,受到挤压、弯曲多种载荷作用,同一型腔反复承受大载荷。一副模具往往服役寿命仅几十件就需要更换,且换模周期长,费用高,严重影响产品生产进度。为了提高模具寿命,现有工艺往往设计多次预成形来改善模具工况,但这种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模具受力问题,还将工艺过程复杂化,工艺控制难度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便、成本低、缩短工艺周期的模具延寿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曲轴弯曲镦锻成形模具的延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曲轴弯曲镦锻成形模具的延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锻模坯
将成形型腔用模芯材料H13钢以锻造比不小于3锻打至模芯尺寸;
步骤二、退火
将步骤一获得的锻模坯料进行退火处理;
步骤三、粗加工型腔
将步骤二获得的退火模坯按照型腔尺寸粗加工预留2mm至模芯尺寸;
步骤四、调质热处理
将步骤三获得的粗加工模芯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硬度至HRC42-HRC48;
步骤五、精加工型腔
将步骤四调质热处理后的模芯按照型腔尺寸进行精加工至要求尺寸;
步骤六、表面处理
对精加工完的模具采用表面氮化+C/Ti双离子注入的工艺进行双重表面强化处理;
步骤五、其余模块加工
对除了模芯以外的其余模块,采用45钢调质后精加工制备;
步骤六、成形工作
成形时,首先将加热好的第一曲拐坯料放入模具成形的某一型腔中,合模后,完成第一曲拐的弯曲镦挤成形;接着取出制件,向该型腔内喷润滑保温剂,将第二拐部分的坯料加热,加热完成后放入模具对称分布的另一型腔中,合模,完成第二曲拐的弯曲镦挤成形,取出制件后,向该型腔内喷润滑保温剂,再次重复上面的工序,模腔交替工作,直到完成整个曲轴全部曲拐的成形。
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五中的模具为组合式镶嵌结构,参与成形的模具均为组合式。
所述步骤四中热处理工艺为双重循环淬火+回火:(1160℃×1h淬火+600℃×2h回火)+(1040℃×1h淬火+600℃×2h回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4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