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电荷泵系统的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3315.7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6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冯雪阳;曹旺;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同步 时钟产生电路 电荷泵系统 环形振荡器 两相 应用 输出时钟信号 互相作用 相位同步 同步的 两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荷泵系统的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包括第一路环形振荡器和第二路环形振荡器。采用了该发明中的应用于电荷泵系统的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通过两路互相作用的环形振荡器结构,实现了当输出时钟信号发生相位不同步的变化时通过互相推动加速达到动态同步的效果,能够适用于对频率以及相位同步要求较高的场合,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时钟同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电荷泵系统的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在数字芯片系统中,时钟信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数模转换器ADC、数据接口电路、电荷泵电路等,都需要一个精确的时钟信号。时钟信号一般是由外部时钟源或晶振产生,但当外部时钟源无法提供所需要的频率和相位时,就需要在芯片内部设计一个时钟产生电路来产生时钟信号。在标准CMOS工艺中,通常采用环形振荡器产生振荡频率。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环形振荡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这种电路结构相对简单,集成度高,其振荡频率由反相器的延迟时间、电容大小及反相器的级数共同决定,电容通常采用MOS电容。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这种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中,通过加RS触发器,使一路时钟转换为两路反相时钟,但是这种方法产生的两相时钟,由于门级电路的延时,会使得相位同步效果不好,特别是在频率较快、同步要求较高时,就不适用。
如果采用图1及图2的方法产生两相时钟,由于振荡器频率要求较高,很小的门延时可能就会使两路时钟信号相位偏移较多。而电荷泵对两相不交叠时钟的同步要求较高,需要达到一侧电容打开另一侧电容要及时关断,否则会出现电流泄漏问题,无法输出电路所需的高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至少一个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时钟同步效果更佳的应用于电荷泵系统的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应用于电荷泵系统的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具有如下构成:
该应用于电荷泵系统的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包括:
第一路环形振荡器,由奇数级振荡模块首尾相连而构成,用于产生同步时钟信号;
第二路环形振荡器,由奇数级振荡模块首尾相连而构成,并与所述的第一路环形振荡器相互作用,用于产生同步时钟信号;
至少两个反相器,所述至少两个反相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的同一级振荡模块的输出端,用于对所述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且所述至少两个反相器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端口输出所述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的信号。
该应用于电荷泵系统的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的第一路环形振荡器的奇数级振荡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的第二路环形振荡器的奇数级振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路环形振荡器的奇数级振荡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的第一路环形振荡器的奇数级振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路环形振荡器的奇数级振荡模块和所述的第二路环形振荡器的奇数级振荡模块均包括起振子模块和振荡子模块。
该应用于电荷泵系统的两相动态同步时钟产生电路的第一路环形振荡器包括第一起振子模块、第一振荡子模块、第二振荡子模块、第三振荡子模块、第四振荡子模块,所述第二路环形振荡器包括第二起振子模块、第五振荡子模块、第六振荡子模块、第七振荡子模块、第八振荡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3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