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准确加解锁的车载蓄电池自动换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2978.7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孙庆;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6 | 分类号: | B60S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准确 解锁 车载 蓄电池 自动 电站 | ||
本发明属于车辆保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准确加解锁的车载蓄电池自动换电站,包括用来定位和升降电动汽车的汽车定位提升机构和用来定位和更换车载蓄电池的电池加解锁机构,所述加解锁组件包括加解锁电机和受加解锁电机驱动的批头,加解锁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加解锁电机主轴的衔接头,批头具有柄部,衔接头包括用于收容柄部的收纳腔,收纳腔的内截面大于柄部的截面,柄部的两侧各设有一凸耳,衔接头设有沿轴向开设的两个腰型孔,凸耳被收容于腰型孔中并使批头无法脱开衔接头。本发明收纳腔提供了批头小范围的活动空间,这样每个加解锁组件都能适应对象固定螺丝,以免汽车底盘或车载蓄电池固定孔的制造误差而导致各个加解锁组件无法同步加解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准确加解锁的车载蓄电池自动换电站。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环保型的新能源汽车受到广泛关注。电动汽车的动力来自于车载电池。为了节省充电停留时间,一些电动汽车采用可拆卸的车载蓄电池。也就是说,电动汽车即将没电的时候在换电站将电量不足的旧蓄电池拆下,然后换上充满电量的新蓄电池,没电的蓄电池在换电站内进行充电然后供给其他电动汽车使用。这样一来,每辆电动汽车恢复电力只需要花费更换蓄电池的时间,而不需要充电等待时间,自然方便了司机。
电动汽车的蓄电池通常是通过多个螺丝固定于汽车底盘上的,蓄电池较重,往往要有10个螺丝来进行固定。然而不同的汽车底盘和蓄电池的形状因为制造关系,精度上多少会有点误差,刚性固定的加解锁机构无法保证每个位置都能对应到螺丝,那么就会使高效加解锁难以实现。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式换电站来确保高效加解锁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确加解锁的车载蓄电池自动换电站。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准确加解锁的车载蓄电池自动换电站,包括汽车定位提升机构和电池加解锁机构;所述汽车定位提升机构包括用来托承电动汽车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横穿电动汽车进出方向的两条平行的滑轨,电池加解锁机构顺着滑轨移动;所述电池加解锁机构包括顶升组件、设于顶升组件上的定位组件和设于定位组件上的多个加解锁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定位销;所述加解锁组件包括加解锁电机和受加解锁电机驱动的批头,加解锁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加解锁电机主轴的衔接头,批头具有柄部,衔接头包括用于收容柄部的收纳腔,收纳腔的内截面大于柄部的截面,柄部的两侧各设有一凸耳,衔接头设有沿轴向开设的两个腰型孔,凸耳被收容于腰型孔中并使批头无法脱开衔接头。
具体的,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配合滑轨的滑台、卧设于滑台上的驱动电机和连接驱动电机主轴的驱动架,滑台上设有若干导套,升降台的下方还设有若干用来穿过导套的导杆,升降台下表面的四角上各设有一顶升斜块,驱动架上枢接有四个分别配合顶升斜块的顶升轮。
具体的,所述浮动支架上设有车身感应器。
具体的,所述电池加解锁机构还包括能够升降的滚动组件,滚动组件由阵列排布的多组输送滚筒构成,定位组件设有供滚动组件穿过的避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配合滑轨的滑台,滑台上表面在靠近汽车定位提升机构一侧设有挡体。
具体的,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横穿电动汽车进出方向的齿条,电池加解锁机构的底部设有齿轮组件,齿轮组件利用齿条使电池加解锁机构沿滑轨滑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收纳腔提供了批头小范围的活动空间,这样每个加解锁组件都能适应对象固定螺丝,以免汽车底盘或车载蓄电池固定孔的制造误差而导致各个加解锁组件无法同步加解锁的问题。
2、顶升斜块与顶升轮之间是滑动摩擦,动作顺畅,这种四点驱动的方式也使定位组件升降较为平稳,能够提高装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29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