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苜蓿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1781.1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4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苟晓龙;杨天梅;苟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天梅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苜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品领域,一种苜蓿茶。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
苜蓿的初生根能深入地下。植株生长20年以上时,若底土多孔则主根可深达15公尺(50尺)以上,因此苜蓿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极强。生长2个月时籽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5个月时达180公分(6尺)。常见这种情况:新栽种的苜蓿能耐受严重的夏天干旱而其它根系较浅、分支较多的豆科植物因不耐干旱而死亡。
苜蓿茎枝收割后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茎,因此每个生长季节内可收割干草1次至13次之多。可收割的次数及每个生长季节的总产量主要决定于生长季节的长度、对土壤的适应性, 阳光是否充足,尤其是生长季节降雨及灌溉的数量和分布。绿叶的苜蓿干草营养丰富,为牲畜所爱食,含约16%的蛋白质及8%的矿物质,又富含维生素A、E、D及K。
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铁等多种微量营养素,不仅可用于家畜饲养,也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人们主要食用苜蓿早春返青时的幼芽,苜蓿芽营养成分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仅有很少的糖类,热量非常低,是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苜蓿茶,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 :苜蓿叶80%、白砂糖15%、茉莉花5%;
将清洗干净苜蓿叶加入白砂糖在平锅上加热60度均匀搅拌直至白糖被苜蓿叶吸收,再加入茉莉花一起放置在烘干机烘干即成,密封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苜蓿含有最丰富的维他命K,成分之高,驾乎一切蔬菜之上,其他如维他命C、B也相当丰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苜蓿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苜蓿茶,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 :
苜蓿叶80%、白砂糖15%、茉莉花5%;
将清洗干净苜蓿叶加入白砂糖在平锅上加热60度均匀搅拌直至白糖被苜蓿叶吸收,再加入茉莉花一起放置在烘干机烘干即成,密封包装。
紫苜蓿含皂甙、卢瑟醇、苜蓿酚、大豆黄酮、苜蓿素、瓜氨酸、β-甲基-葡萄糖甙、蛋白质、糖等。南苜蓿含胡萝卜素均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胃热,利尿除湿能提高免疫力,补充人体营养。
苜蓿防出血:一切出血症候,如鼻血、龈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宫出血、肛门出血。新药每用维他命K,认为是有凝结血管功能的疗法。其实维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丰富的,就是“苜蓿”。
由苜蓿来作为预防出血症候,实验的结果认为收效很高,对各种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肠出血,都能获得预防的效果。
苜蓿的吃法,当然以新鲜为最佳,而且味亦隽美,因为新鲜的苜蓿,四季皆有,即使在寒冷季节,亦有出产,不过由于气候和土地的关系,有时产品极嫩,有时极老,患者不妨常用此佐膳,可以防止出血。用盐渍制的“腌金花菜”,功效相等。
苜蓿清内热:苜蓿是清凉性的蔬菜,进食之后,确能消除内火,尤其在燥烈季节,用以佐膳,功效显著,更胜于西洋菜。
苜蓿经油炒后,乘热进食,味极鲜洁。冷却后,进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节,如果觉得唇干舌燥,用以佐膳,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天梅,未经杨天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1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会柑辣茶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糖姜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