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形态弹性控制负荷的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1425.X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尧翔;刘文颖;王维洲;夏鹏;梁琛;蔡万通;华夏;姚春晓;史玉杰;朱丹丹;药炜;张雨薇;刘福潮;王方雨;郑晶晶;郭虎;彭晶;田浩;韩永军;吕良;曾文伟;王贤;许春蕾;荣俊杰;李宛齐;聂雅楠;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形态 弹性 控制 负荷 辨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负荷辨识领域中的一种不同形态弹性控制负荷的辨识方法。包括:不同形态弹性控制负荷的特征参数提取;根据典型的负荷曲线计算典型特征参数矩阵;计算典型聚类中心矩阵;根据已知构成比例的母线负荷计算隶属度向量;计算隶属度对应的映射关系矩阵;对实测母线负荷进行负荷比例的辨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不同形态弹性控制负荷的辨识方法,能够对母线上的综合负荷类别进行辨识,有利于网‑源的协调控制,增加对风光电的消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负荷辨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同形态弹性控制负荷的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实际运行经验表示,不同形态弹性控制负荷具备一定的可调节能力,对缓解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因为外送能力和调峰容量不足造成的弃风弃光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电力系统的负荷监控或统计中,通常观测到的是综合负荷,所以必须对综合负荷中将所含不同形态弹性控制负荷的比例进行辨识,方能有效利用负荷的调节能力,与网-源进行协调控制,增加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常规的负荷辨识的方法包括统计综合法和总体测辨法2种。统计综合法针对冶炼、水泥等不同工艺的负荷,分别从物料流程、设备状况、人员配置等多方面分析负荷各组成部分的调节或中断的能力,再根据负荷内部组成间的关联、制约关系,综合得到不同时段、不同生产周期下负荷整体的特性。该方法物理概念明晰,对实际调节或中断过程有指导作用,但需要建立较为复杂的数学模型;同时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获取重要的参数,费时、费力,且准确性受限。此外,工况变化或生产方式改变会引起负荷特性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形态弹性控制负荷的辨识方法,以聚类分析为基础,对综合负荷进行辨识。
一种不同形态弹性控制负荷的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读取不同形态典型负荷和已知构成比例的母线负荷历史数据以及待测母线的实时数据;
S2:计算不同形态弹性控制负荷的特征参数矩阵;
S3:计算不同形态弹性控制负荷的聚类中心矩阵;
S4:计算已知母线负荷的隶属度向量;
S5:计算已知母线负荷构成比例相对其隶属度的映射关系矩阵;
S6:对实时母线负荷进行负荷比例的辨识;
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
S101:针对不同形态弹性控制负荷调节能力和调节时间的不同,把其分为离散调节,可连续调节,常规不可调负荷三类。读取三类典型负荷和已知构成比例的母线负荷历史数据;
S102:读取待测母线的实时数据。
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
S201:依据挑选的特征(负荷率J,负荷同电价曲线的正相关性φ,曲线变化系数γ,最大负荷出现的时间占比l),计算各类典型负荷的特征参数;
S202:计算三类负荷的典型特征参数矩阵Xj=[x1,j,x2,j,...xN,j],xi,j表示j类负荷第i条曲线的特征参数。
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
S301:以欧式距离最小为目标方程计算聚类中心向量。
S302:计算典型聚类中心矩阵C=[c1,c2,c3]T,其中cj=[Jj,φj,γj,lj],j=1,2,3。
所述S4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14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供电系统并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力负荷总功率实时分解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