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1399.0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4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0;A61F7/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4000 甘肃省平凉***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肿 穿刺 引流 定位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创伤等原因,当脑内的或者脑组织和颅骨之间的血管破裂之后,血液集聚于脑内或者脑与颅骨之间,并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时,颅内血肿(Intracranial hematomas)因而形成。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且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按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或早期脑瘤症状所需时间,将其分为三型:72小时以内者为急性型,3日以后到3周以内为亚急性型,超过3周为慢性型。其临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障碍、瞳孔改变、锥体束征和生命体征。
当前,在治疗颅内血肿时,通过CT片与简易穿刺方法向结合的原则,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其定位往往不够准确,或多或少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在其头部进行操作,这对于患者来说由于操作时间较长,会在一定时间内会造成血液的不够流畅,会出现部分堵塞的情况,这对于长远的治疗来说其效果是不够显著的。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978309U,公开日为2011年09月21日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颅内血肿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插入端两侧设有侧孔,所述引流管的插入端为光滑的圆弧面,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引流管定位装置。虽然该专利文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在穿刺时的痛苦和减轻医务工作人员的难度,但是并没有涉及该引流装置对病人穿刺部位防感染及治疗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血液循环流动的一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壳体1、支撑腿2、引流管9、活动定位块3、吸力盘5、定位针6和定位螺栓10,所述左侧支撑腿2一侧设置有加温按钮11,另一侧连接可伸缩螺杆12,所述可伸缩螺杆12与载有中药复合成分的充气袋13紧密相连,所述充气袋13通过充气管15连接充气阀14;所述右侧支撑腿2的右侧偏上部设置有保温按钮17,在其下端位置设置有可记录充气袋13内温度范围的温度计16;所述固定壳体1的底部设有左右互相对称的支撑腿2,固定壳体1上通过定位螺栓10连接活动定位块3,所述的活动定位块3上设有定位针6,固定壳体1的侧面设有引流器9,所述的定位针6上设有针头连接套7,针头连接套7上设有螺纹孔4,螺纹孔4通过连接管8连接引流器9,所述的固定壳体1的内弧形底面上设有吸力盘5。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器包括活塞901、螺杆902、电机903、引流壳904、密封盖905,引流壳904的端部设有密封盖905,密封盖905上设有螺孔,引流壳904的内部设有螺杆902,螺杆902的一端设有活塞901,螺杆902的另一端穿过密封盖905上的螺孔连接电机903。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袋内的中药复合成分由川芎提取液、防风提取液和杜仲提取液得混合液混合配置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计指针范围确定在40~50℃,温度低于40℃时,启用加温按钮11,温度高于50℃时启用保温按钮17。
进一步地,所述两可伸缩螺杆之间的夹角为45°~90°。
本发明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定位装置,由左右互相对称的两个支撑腿2固定于最下方,保持整个装置的平衡稳定性。吸力盘设置在固定壳体的内弧形地面上,使得穿刺保持较高的穿刺准确率,不会造成较大程度的偏移。使用本装置时,通过活动定位块、定位针和定位螺栓调节装置的最佳位置,以使得头部能够准确的定位在装置上,以完成穿刺引流。与此同时,打开可伸缩螺杆,调节其到脚部的位置,开启充气阀,使得中药复合成分通过充气管流入充气袋中,当中药成分填充量达到充气袋体积80%时,关闭充气阀,打开加温按钮,当温度计显示温度超过50℃时,关闭加温按钮,启动保温按钮,使得充气袋完全的敷在脚心位置;当温度计显示温度低于40℃时,关闭保温按钮,启用加温按钮进行加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波,未经赵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1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甲膜穿刺针
- 下一篇:一种加强型麻醉治疗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