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自锁螺栓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1331.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2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凯瑞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24 | 分类号: | F16B39/24;F16B39/3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螺栓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自锁螺栓组件。
背景技术
螺栓是一种机械零件,螺栓由螺帽和螺杆两部分组成的紧固件,螺栓与螺母配合使用,其用于紧固连接两个或多个带有通孔的零件(工件),在生产业中,是最常用也最重要的连接零件。
普通的螺栓与螺母在长时间使用中容易松动,使得紧固连接的工件之间产生缝隙,严重时会使工件相互分离,导致发生严重的生产事故;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设计一个能够自锁的螺栓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调节自锁螺栓组件。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自锁螺栓组件,包括螺栓、螺母、自锁件和调节垫片,螺母、调节垫片配合在螺栓上,且调节垫片位于螺母上方;自锁件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楔块;在螺栓下部设有径向的通孔,通孔内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两个端部相对设置并形成槽口,在螺栓底端向内设有轴向的放置孔并且放置孔穿过通孔,放置孔用于放置楔块;在自锁状态下,螺母旋钮经过通孔,螺母压紧调节垫片,楔块顶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槽口处将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离,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螺母形成自锁机构。
优选的,放置孔与通孔垂直。
优选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通过工业胶水固定于通孔内。
优选的,在螺母的端面设置限位槽,限位槽与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配合设置。
优选的,螺栓配合设置压紧垫片。
优选的,压紧垫片设置在调节垫片与工件之间,以及压紧垫片设置在螺帽与工件之间。
优选的,压紧垫片横截面积大于螺母、调节垫片的横截面积。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可调节自锁螺栓组件,在螺母上增加调节垫片使螺母达到自锁的最佳位置;将楔块由放置孔插入,楔块顶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槽口处将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离,并伸出通孔,此时将螺母向下回旋半圈,进行自锁,螺母向下回旋半圈也避免了工件受力过大而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自锁螺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自锁螺栓组件中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自锁螺栓组件中其他方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自锁螺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自锁螺栓组件中螺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自锁螺栓组件中其他方案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自锁螺栓组件,包括螺栓2、螺母1、自锁件和调节垫片5,螺母1、调节垫片5配合在螺栓2上,且调节垫片5位于螺母1上方;自锁件包括第一限位块23、第二限位块22和楔块4;在螺栓2下部设有径向的通孔21,通孔21内放置第一限位块23和第二限位块22,第一限位块23、第二限位块22的两个端部相对设置并形成槽口24,在螺栓2底端向内设有轴向的放置孔3并且放置孔3穿过通孔21,放置孔3用于放置楔块4;在螺母1上方设置至少一个调节垫片5;在自锁状态下,螺母1旋钮经过通孔21,螺母1压紧调节垫片5,楔块4顶在第一限位块23和第二限位块22的槽口24处将第一限位块23和第二限位块22分离,第一限位块23、第二限位块22和螺母1形成自锁机构。
本实施例的自锁式螺栓组件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当螺母1与第一限位块23、第二限位块22之间的距离过长而无法达到自锁条件时,在螺母1上方增加一个或多个调节垫片5,使螺母1位于自锁状态的最佳位置;将楔块4由放置孔3插入,楔块4顶在第一限位块23和第二限位块22的槽口24处将第一限位块23和第二限位块22分离,并伸出通孔21,此时将螺母1向下回旋半圈,第一限位块23、第二限位块22的伸出部分与螺母1之间产生挤压,从而将螺母1卡死,进行自锁,而螺母1向下回旋半圈也避免了工件受力过大而发生形变。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放置孔3与通孔21垂直,保证螺母1与第一限位块23和第二限位块22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锁紧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块23、第二限位块22通过工业胶水固定于通孔21内,不会移动,在非使用状态下不会脱落、丢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凯瑞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凯瑞汽配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1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