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火电工程电气厂的电气系统及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9546.0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9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苑媛;袁文;罗进;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濮云杉;杨冬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火电 工程 电气 系统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火电工程电气厂的电气系统及设计方法,系统的架构层次由下至上包括:数字化模型层:存储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数字化模型;电气元器件设备层:为电气系统设计层中的电气设计提供数据库支持;电气系统设计层:选择电气系统需要的电气元件,根据各数字化模型和电气元器件设备层提供的数据库完成电气系统的接线设计,并生成相应的文档;文档流程管理层:文档管理和用户权限管理;第三方系统交互层:与第三方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并将解析出的数据导出到其他系统中。本发明能够对电气厂用电系统的全部范围进行设计,能够快速设计出供配电网络,自动生成与国际标准和惯例一致的各类数据文本,较传统方式总体提升了50%以上的设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火电工程电气厂的电气系统及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火电工程电气厂的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电厂的厂用电专业设计人员主要通过CAD图纸和Excel软件进行设计、出计算书和提资,手工进行专业间数据提资共享。在信息化时代,电气专业越来越迫切的需要一套电气专业的数字化设计系统,以便在电气厂用电设计时,将所有对象数字化、所有流程的内容数字化,利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专业间数据共享,利用智能计算系统优化电气系统设计方案,降低发电厂建设成本,提高上网发电量,有效的预测故障,最终提高电厂价值和稳定运行。
从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工程总承包的角度和电厂运维的角度来看,为了达到节约成本和优化管理的需求,非常需要实现资产设计运营一体化,生产管控一体化,这就需要从设计阶段完成之后提供一个信息完整的,包含了完工资产与工程信息相关联信息的数字化模型。然后现在以传统方式提交的设计移交的产品信息多源、格式不同、质量参差不齐,需重新规整录入,专业间信息不一致,信息相关联上下文内容很少,信息量不全,不能达到EPC工程总承包商和电厂管理者的要求。
在EPC总承包工程中,从设计阶段形成的设备及元件材料清册是材料采购和管理的数据基础,在传统设计过程中,专业设计人员主要通过手工提资方式进行专业间数据提资共享,这样容易形成设计和采购信息不一致。为了实现材料精确管理,节约工程总承包造价,需要实现设计到采购的无缝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火电工程电气厂的电气系统及设计方法,以提高火电工程电气厂的电气系统的设计效率,提高各方面相关数据的共享性和设计的准确性。
本发明用于火电工程电气厂的电气系统,系统的架构层次由下至上包括:
数字化模型层:存储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数字化模型;
电气元器件设备层:为电气系统设计层中的电气设计提供数据库支持;
电气系统设计层:选择电气系统需要的电气元件,根据各数字化模型和电气元器件设备层提供的数据库完成电气系统的接线设计,并生成相应的文档;
文档流程管理层:文档管理和用户权限管理;
第三方系统交互层:与第三方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并将解析出的数据导出到其他系统中。
具体的,在数字化模型层中包括:
节点编码模块:对所有数据模型进行KKS(电厂标识系统)编码;
材料编码模块:对所有数据模型中涉及的材料进行唯一性编码;
工作分解模块:根据设定的规则,对项目要素进行分组;
静态属性模块:标注电气一次数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值和规格属性;
接线拓扑模块:对各电气设备接受和分配电能的拓扑网络连接关系进行设定。
具体的,在电气元器件设备层中包括:
原则接线模板库:包含用于生成原则接线图的各种类型回路的模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9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通风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V2X车联网在环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