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9141.7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9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叶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5 | 代理人: | 王维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输液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输液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护士更换输液袋,然而,根据每个患者体质及输液药物的不同,每瓶输液完成时间也各有差异。为了能够及时为患者更换输液袋,一方面,护士会定期巡查患者输液情况,另一方面,患者或家属也需要同时看护,时刻关注输液余量,待输液将要完成之时及时呼叫护士进行处理,以免看护不到位导致发生回血堵塞输液管路或空气进入输液管路等情况,对患者造成伤害。
然而,上述过程中,定期巡查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人力需求大,而且需要依赖患者或家属同时看护,患者满意度差,再者,人工看护,可能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可以对所有患者输液液位进行远程监控,以便及时对患者输液余量进行告警提醒,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且无需患者时刻看护,更加安全可靠,提高了监控的及时性及准确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患者输液液位的检测装置,其包括:
一用于夹持墨菲氏管的弹性夹持件;
一设于所述夹持件上的支撑件;
一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电源;
一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一传感器位于墨菲氏管的下方,所述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夹持件上,所述第二传感器位于所述墨菲氏管的外壁上;
监控设备,其包括:
一主机,所述主机与液位计相连,所述主机内设有一用于设置液位报警阈值的设定模块;
一用于显示所有患者输液液位的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与主机相连;
一与所述主机相连的第一报警单元,当所述液位计检测到的液位低于设定的报警阈值时,所述主机控制所述第一报警单元发出告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检测装置上还设有第二报警单元,所述第二报警单元与主机相连,当所述液位计检测到的液位低于所述报警阈值时,所述主机控制所述第二报警单元发出告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报警单元为发光二极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机内设有一用于设置护士与患者对应关系的划分模块,当所述第一报警单元发出告警后,所述主机根据所述划分模块通知相应的护士。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可供护士用的移动终端设备,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一提示器,所述提示器与主机无线通信连接,当所述第一报警单元发出告警后,所述主机控制所述提示器发出提示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还包括一用于显示该护士看护的所有患者输液液位信息的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与主机无线通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还包括一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第一报警单元相连,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报警单元停止告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还包括一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与主机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的患者液位信息包括患者的床号和输液液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包括若干个用于检测患者输液液位的检测装置,所有检测装置的液位计均与所述主机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可以对所有患者输液液位进行远程监控,以便及时对患者输液余量进行告警提醒,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且不依赖患者或家属看护输液,更加安全可靠,提高了监控的及时性及准确性。
(2)本发明的检测装置上设有第二报警单元,当输液液位低于报警阈值时,第二报警单元发出告警,也可及时提醒患者,多重告警提示,更加安全。
(3)本发明的智能输液管理系统还包括一移动终端设备,当监控设备的第一报警单元发出告警后,可以远程提示该患者的护士需要去处理该事件,从而提高输液过程的安全性,以免伤害患者,提高患者满意度。
(4)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当护士给患者换完药后,可以通过处理模块控制监控设备的第一报警单元停止告警,从而告知监控设备该事件已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91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