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流包装用自动装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2383.3 | 申请日: | 2017-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3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谭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莉莉 |
主分类号: | B65B1/04 | 分类号: | B65B1/04;B65B6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3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包装 自动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物流包装用自动装袋机,属于装袋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同时重视起来。石油化工、化肥、粮食等行业对包装质量和劳动效率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而促进了这些企业的现代化改造。而传统的人工包装由于其生产效率低下而成为这些行业产量和包装质量提高的巨大障碍,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用户为了便于产品的运输和存储,对包装要求更加严格,包装已成为企业升级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尽快提高产品的包装质量,是这些行业的迫切任务之一,也是用户对这些行业的要求。
但现有技术在使用时设备在面对不同大小的料袋时无法对输送台的支撑高度作出调整,使得料袋在接料时因料袋与出料料斗间高度间距过大导致一部分物料洒出造成浪费,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包装用自动装袋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设备在面对不同大小的料袋时无法对输送台的支撑高度作出调整,使得料袋在接料时因料袋与出料料斗间高度间距过大导致一部分物料洒出造成浪费,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物流包装用自动装袋机,其结构包括入料料斗、储存箱箱门、储存箱箱体、料袋缝合装置支架、料袋缝合装置、料袋缝合装置支撑架、挡板架、可升降输送台、储存箱支架、出料料斗、装袋机自动控制器,所述的入料料斗焊接于储存箱箱体的上端表面上,所述的储存箱箱体的前端表面上活动连接有储存箱箱门,所述的储存箱箱体的下端表面焊接有出料料斗,所述的储存箱支架焊接于储存箱箱体下端的后表面,所述的装袋机自动控制器通过电连接于储存箱支架的另一端,所述的储存箱支架的一端设有料袋缝合装置支撑架,所述的料袋缝合装置连接于料袋缝合装置支撑架的前端表面,所述的料袋缝合装置一端的上表面连接有料袋缝合装置支架,所述的可升降输送台设于料袋缝合装置支撑架的前端表面,所述的挡板架焊接于可升降输送台后端的上表面,所述的可升降输送台由料袋输送机构、推板、输送台升降座壳体、传动杆、丝杆、固定卡座、联轴器、连接转杆、皮带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电源控制器、压簧、升降开关、负极电源触头、正极电源触头、电机、第一传动齿轮、电机传动座、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的料袋输送机构机械连接于输送台升降座壳体的上端表面,所述的推板、传动杆、丝杆、固定卡座、联轴器、连接转杆、皮带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均设有2个,所述的固定卡座的上端表面分别贯穿于输送台升降座壳体下端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输送台升降座壳体下端表面的中心嵌有升降开关,所述的压簧的下端表面与升降开关相连接,所述的压簧的上端表面连接有负极电源触头,所述的负极电源触头的上端表面设有正极电源触头,所述的正极电源触头连接于电源控制器的下端表面,所述的电机通过电连接于电源控制器的上端表面,所述的电机的上端表面与电机传动座采用嵌套配合的方式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于电机传动座的另一端,所述的电机传动座的一端与第二传动齿轮机械连接,所述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分别连接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的下端表面,所述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与皮带轮传动机构机械连接,所述的皮带轮传动机构与连接转杆采用嵌套配合的方式连接,所述的传动杆与连接转杆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的传动杆呈横向贯穿于固定卡座,所述的丝杆的下端表面呈纵向贯穿于固定卡座的内表面并与传动杆机械连接,所述的丝杆的上端表面连接有推板,所述的推板设于输送台升降座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的料袋输送机构设于料袋缝合装置支架的前端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联轴器由联轴器主体、传动杆插槽、连接转杆插槽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联轴器主体的一端设有传动杆插槽,所述的连接转杆插槽设于联轴器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的传动杆插槽与传动杆采用嵌套配合的方式连接,所述的连接转杆插槽与连接转杆采用嵌套配合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由蜗轮主体、蜗轮轮轴、蜗杆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蜗轮主体的下端表面机械连接有蜗杆,所述的蜗轮轮轴贯穿于蜗轮主体的中心,所述的蜗轮主体设有2个,所述的蜗轮主体的上端表面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相连接。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莉莉,未经谭莉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2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