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RFID读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0793.4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2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坤;林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处理 方法 rfid 读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RFID读写器,涉及物联网中的射频识别领域,能够实现在尽量减小硬件开销的基础上,产生符合ISO/IEC 18000‑6C标准且信号质量理想的PR‑ASK射频信号。该方法包括:接收控制器发送的二进制的原始数据流;将所述原始数据流进行脉冲宽度编码PIE编码,得到PIE编码后的数据流;将所述PIE编码后的数据流进行双二进制编码,得到双二进制编码后的数据流;将所述双二进制编码后的数据流经过n倍的数据插值后,通过升余弦滚降成型滤波器进行滤波,获得第一调制信号;利用余弦波形模板,对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进行波形调整,获得第二调制信号;将所述第二调制信号通过混频器,获得反转相位幅移键控PR‑ASK射频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中的射频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读写器。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利用电磁波进行无线通信,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系统包括射频标签和RFID读写器,利用电磁波使射频标签在一定距离内被RFID读写器自动识别。RFID系统最大的优点是识别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可以完成多目标远程自动化管理,数据传输稳定,且射频标签信息可改写,可被重复利用,成本低。目前RFI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物流、身份识别、危险品监控、资产管理与军事等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物联网市场的发展。
根据通信时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可将RFID系统分为以下几类:低频(LowFrequency,LF),高频(High Frequency,HF),超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微波(Microwave)频段。其中UHF RFID以其远距离,低损耗等特点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针对不同的频段和应用领域出现了相应的行业标准。ISO/IEC 18000-6C是一种通用的UHFRFID国际标准。
ISO/IEC 18000-6C标准规定了三种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调制方式:双边带(Double Sideband,DSB)、单边带(Single Sideband,SSB)、反转相位(PhaseReverse,PR)。PR-ASK调制方式具有两个优点:1、频谱带宽小;2、射频包络的脉冲宽度(Pulse Width,PW)比DSB和SSB的窄很多,射频传输的过程中,在同等接收条件下,射频标签接收的射频能量要高于DSB和SSB,因此使用PR-ASK调制能实现射频标签的更远的探测距离。
PR-ASK调制方式是UHF RFID特有的调制方式,现有技术中产生PR-ASK调制信号的实现方法比较少。一种是通过模拟电路混频器实现PR-ASK调制信号,这种方法产生的PR-ASK调制信号的振幅穿过零,具有较高的振幅调制深度,PR-ASK调制信号的质量不佳。还有一种是通过波形模板拼接产生PR-ASK调制信号,这种方法产生的PR-ASK调制信号比较理想,但是需要存储各种发射速率下的PR-ASK的波形模板,硬件开销大。没有一种PR-ASK调制信号产生方法,在硬件开销很小的情况下,实现符合ISO/IEC 18000-6C标准且波形理想的PR-ASK射频信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RFID读写器,能够实现在尽量减小硬件开销的基础上,产生符合ISO/IEC 18000-6C标准且信号质量理想的PR-ASK射频信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0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读卡装置及自助金融设备
- 下一篇:一种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