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器和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0609.6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6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连彩云;于博;翟振坤;彭光前;车雯;陈英强;吴俊鸿;廖敏;田雅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F28F1/02;F28F1/10;F28F9/00;F25B47/00;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11522 | 代理人: | 朱栎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器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热泵空调器在低温工况制热运行时,由于室外机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温度较低,会使空气中的水分在换热器上结霜,随着霜层厚度的增加,外机风阻增大、风量衰减,同时换热器热阻增大,换热能力衰减,供热能力衰减严重,严重影响制热舒适性;同时化霜过程中,室内机将从室内吸热,加剧室内温度的降低,严重影响制热舒适性。
热泵空调器为保证较快的化霜时间和较好的制热舒适性,会使用蓄热化霜功能,蓄热化霜功能涉及到蓄热模块,目前常见的蓄热模块为蓄热材料+换热组件结构,专利号为CN203758333U、CN103542754B、CN103542753B、CN103542755B、CN103851943A、CN203489761U、CN 204153884U、CN 204128085U、CN203824394U的专利,蓄热器中的换热组件均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或铜管配合肋片式换热器;而翅片管式换热器在装配过程中翅片容易倒片,影响与蓄热材料的接触面积,换热能力下降;铜管配合肋片式换热器,由于肋片与铜管为非一体化,存在较大的接触热阻,影响铜管与蓄热材料的换热效果。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蓄热器中的翅片管式换热器在装配过程中翅片容易倒片,影响与蓄热材料的接触面积,换热能力有限,铜管配合肋片式换热器,由于肋片与铜管为非一体化,存在较大的接触热阻、影响铜管与蓄热材料的换热效果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蓄热器和空调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蓄热器换热能力有限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蓄热器和空调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热器,其包括:
壳体;
微通道换热器,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且在所述壳体内部还填充设置有蓄热材料。
优选地,
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蓄热材料充满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四周。
优选地,
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一侧的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另一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共同接合形成内部封闭的壳体空间。
优选地,
所述蓄热器为弧形结构,以与压缩机的机壳外周面相适配,包括:
弧形结构的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均为弧形结构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弧形凹陷内侧、所述第二壳位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弧形凸起外侧,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导热系数大于第二壳体的导热系数。
优选地,
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液管和扁管,且在两根相互集液管之间设置有多个扁管,使得所述集液管与多个所述扁管内部均连通,且在其中至少一所述集液管上设置有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
优选地,
所述扁管包括与所述集液管插接配合的平面,所述集液管上设置有能容纳所述平面插入的容纳孔,所述扁管内部设置有沿所述扁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延伸至所述平面,使得当所述扁管的平面插入所述集液管的容纳孔中时,所述内部通道能与所述集液管内部相通。
优选地,
所述平面为矩形平面,包括宽度边和厚度边,且所述宽度边比所述厚度边长;且所述扁管插入所述集液管的方向包括:
垂直插入,所述扁管以其所述宽度边与所述集液管的轴线相垂直地插入所述集液管;
平行插入,所述扁管以其所述宽度边与所述集液管的轴线相平行地插入所述集液管。
优选地,
所述内部通道有多个,且沿所述宽度边方向进行排布。
优选地,
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为两个以上;和/或,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上还设置有翅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冷媒循环管路和前述的蓄热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相连通。
优选地,
还包括压缩机,所述蓄热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机壳的外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蓄热器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蓄热器和空调器,通过采用微通道换热器和蓄热材料相组合形成的蓄热器,相比于现有的管翅式换热器换热面积更大,与蓄热材料的接触面积更大,有效地提高了换热能力,在达到相同蓄热量时,蓄热器体积较小,占用外机压缩机腔的空间较小,从而不会增加管路的设计难度和外机的整体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0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架臂的安装构造及作业车辆
- 下一篇:出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