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口可调储能密封防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0551.5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珏;许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口 可调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防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井口可调储能密封防喷装置,属于油田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工作现场,采油井口经常会由于井口密封失效或断杆事故,而引起井喷现象发生,导致大量原油外漏,不仅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同时也给工人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井口密封失效或断杆事故容易引起井喷现象发生,导致大量原油外漏,不仅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同时也给工人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井口可调储能密封防喷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光杆、调整螺母组件、卡箍组件、壳体、平垫、弹簧、压帽、封堵钢球通道、密封堵头、封堵钢球和若干个球形弹性颗粒,所述调整螺母组件、壳体、所述卡箍组件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光杆上,平垫和弹簧套装在光杆上,且平垫和弹簧均位于壳体内,若干个球形弹性颗粒填充在壳体内,封堵钢球通道的一端与壳体的外壁连接,且封堵钢球通道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封堵钢球和密封堵头由内之外依次设置在封堵钢球通道内,压帽套装在封堵钢球通道的另一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螺母组件包括调整螺母、连接体和压盘,调整螺母、连接体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光杆上,且调整螺母的下端套装在连接体的上端,连接体的下端套装在壳体上端的外壁上,压盘套装在光杆上,且压盘位于壳体的上端内。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螺母组件还包括两个弹性密封锥套,两个弹性密封锥套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光杆上,且一个弹性密封锥套位于调整螺母内壁与光杆的外壁之间,另一个弹性密封锥套位于连接体内壁与光杆的外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螺母组件还包括锥垫,锥垫套装在光杆上,且锥垫位于压盘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组件包括卡箍头、卡箍和卡箍接头,卡箍头和卡箍接头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光杆上,且卡箍头的上端套装在壳体下端的外壁上,卡箍套装在卡箍头和卡箍结构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组件还包括密封垫,卡箍头的下端面与卡箍接头的上端面之间。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开关芯轴和球形弹性颗粒注入通道,球形弹性颗粒注入通道设置在壳体的外壁上,且球形弹性颗粒注入通道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开关芯轴插装在球形弹性颗粒注入通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能有效防止井喷现象发生,避免由于井喷现象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2、本发明在发生断杆事故时,封堵钢球能够自动封井避免井喷事故发生;3、本发明的弹性密封锥套为可调结构,所以在采油工作过程中不必经常更换盘根,有效降低了采油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壳体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井口可调储能密封防喷装置包括光杆1、调整螺母组件、卡箍组件、壳体8、平垫9、弹簧10、压帽17、封堵钢球通道18、密封堵头19、封堵钢球20和若干个球形弹性颗粒7,所述调整螺母组件、壳体8、所述卡箍组件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光杆1上,平垫9和弹簧10套装在光杆1上,且平垫9和弹簧10均位于壳体8内,若干个球形弹性颗粒7填充在壳体8内,封堵钢球通道18的一端与壳体8的外壁连接,且封堵钢球通道18与壳体8的内腔连通,封堵钢球20和密封堵头19由内之外依次设置在封堵钢球通道18内,压帽17套装在封堵钢球通道18的另一端上。当采油工作中出现断杆事故时,封堵钢球20自动封井,避免井喷事故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井口可调储能密封防喷装置的调整螺母组件包括调整螺母2、连接体4和压盘5,调整螺母2、连接体4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光杆1上,且调整螺母2的下端套装在连接体4的上端,连接体4的下端套装在壳体8上端的外壁上,压盘5套装在光杆1上,且压盘5位于壳体8的上端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05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