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舰用防水耐热补偿导线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9820.6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5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冯保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人民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8;H01B7/282;H01B7/18;H01B7/22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41129 | 代理人: | 王克鹏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舰 防水 耐热 补偿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舰用防水耐热补偿导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船舰事业的快速发展,与之配套的船舰用电缆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作为在船舰上用控制系统用的感温补偿导线被称为船舶的控制神经系统,对中国船舰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船用电缆的发展起步较晚,各个厂家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上近年来国际船舶对船用补偿导线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许多厂家由于技术力量有限,不能设计、生产出满足技术要求的船用电缆产品。许多大的船舶制造厂,对于船舶用电缆大部分采用进口产品,然而进口电缆价格昂贵,生产周期长,不利于中国船舶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一种船舰用防水耐热补偿导线;该新型产品具有感控温度准确、使用温度范围宽、耐热耐高温、抗压、防水等特性,同时还具有优异的电气、机械、环保等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船舰用防水耐热补偿导线;包括导体和绝缘层组成的绝缘线芯,两根正负极绝缘线芯对绞绕包聚酯带为线对绕包层;在线对绕包层外设置线对屏蔽层;至少两组线对绞合成缆芯,在所述缆芯间隙设置填充层;在所述缆芯外依次为成缆绕包层、编织层、屏蔽绕包层、纵包层、粘结层、铠装层和外护层。
所述导体为由七股合金丝绞合构成软合金导体;所述绝缘层为在软合金导体上挤包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构成绝缘层。
所述线对屏蔽层和编织层均为匹配编织密度为80%的无氧软铜丝形成。
四组线对绞合成缆芯。
所述填充层为在缆芯间隙设置的玻璃纤维。
在所述缆芯外重叠绕包聚酯带包层为成缆绕包层;所述屏蔽绕包层为在编织层外重叠绕包玻璃纤维带。
在所述屏蔽绕包层外同步纵包焊接皱纹带和挤包聚乙烯护套粘结层构成防水层。
在所述防水层外编织有镀锌钢丝铠装层和外挤包聚氨酯护套。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绝缘线芯、线对绕包层、线对屏蔽层,以及四组线对组成的缆芯,成缆绕包层、编织层、屏蔽绕包层、纵包层、粘结层、铠装层和外护层。使得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船舰、大型施工船舶、海上石油平台等场所测温仪器冷端和测温仪器之间的设备温度控制连接。该新型产品具有优异的电气、且感控温度准确、使用温度范围宽、耐热、抗压、防水、抗撕裂、环保等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船舰用防水耐热补偿导线;包括导体1和绝缘层2组成的绝缘线芯,两根正负极绝缘线芯对绞绕包聚酯带为线对绕包层3;在线对绕包层3外设置线对屏蔽层4;至少两组线对绞合成缆芯,在所述缆芯间隙设置填充层5;在所述缆芯外依次为成缆绕包层6、编织层7、屏蔽绕包层8、纵包层9、粘结层10、铠装层11和外护层12。
所述导体1为由七股合金丝绞合构成软合金导体;所述绝缘层2为在软合金导体上挤包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构成。
所述线对屏蔽层4和编织层7均为匹配编织密度为80%的无氧软铜丝形成。
四组线对绞合成缆芯。
所述填充层5为在缆芯间隙设置的玻璃纤维。
在所述缆芯外重叠绕包聚酯带包层为成缆绕包层6;所述屏蔽绕包层8为在编织层7外重叠绕包玻璃纤维带。
在所述屏蔽绕包层8外同步纵包焊接皱纹带和挤包聚乙烯护套粘结层10构成防水层。
在所述防水层外编织有镀锌钢丝铠装层11和外挤包聚氨酯护套。
合金导体1是采用七股合金丝绞合构成软合金导体,合金导体层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推荐采用KX补偿型;绝缘层2是由挤包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形成绝缘层;表面应光洁、平整、无气泡、裂纹、杂质、机械损伤等缺陷。
线对绕包层3由耐高温高绝缘电阻非吸湿性聚酯带绕包而成,绕包应无褶皱和漏包;线对屏蔽层4由无氧软铜丝交叉编织形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0%,编织无洞疤毛刺;填充层5采用非吸湿性玻璃纤维填充绳填充形成,填充应圆整。
成缆绕包层6由耐高温高绝缘电阻非吸湿性聚酯带绕包而成,绕包应无褶皱和漏包;编织层7由无氧软铜丝交叉编织形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0%,编织无洞疤毛刺;屏蔽绕包层8采用玻璃纤维带重叠绕包在屏蔽层外面,包带绕包应平服、紧密,无破损或露包现象,包带接头应用粘带粘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人民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人民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9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话会议的录音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阻燃耐油新能源汽车用控制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