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扬声器的振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9290.5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屈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特联创(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精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3 | 代理人: | 夏声平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大围成运***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扬声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扬声器的振膜。此振膜采用坚硬及渐变应力的均质非晶材质,例如:二氧化硅。此外,还设计新的三度空间曲面变化及形状以求达到良好的声音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扬声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有关于适用于扬声器的振膜。
背景技术
扬声器(Speaker)是一种将电子信号转换成为声音的器材,自十九世纪以来,其发展历史已经延续了一百多年。
一般而言,电动力学直接辐射式扬声器主要由一磁铁电路组件、一部分或完全位于所述磁铁电路组件内的发声线圈、以及一以机构方式附着至所述发声线圈的声音辐射振膜所组成,在大部分情形下,还包括其他支撑部件,例如振膜环(diaphragm surround)、悬吊(spider or suspension)、框体等。利用交流电流流过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与磁铁电路组件本身的磁场之间根据佛莱明定律的相互作用,线圈(发声线圈)就会产生震动,并因此带动附着部分的振膜也随之震动,再使震动传递至其它未直接附接至所述线圈的振膜区域。由于声音的传递、吸收(衰减)、以及边界反射过程与频率相关且非线性,因此声音从整个振膜区域以非常复杂的模式辐射出去,而发出声音。因此,振膜的材料、制造方式、形状等特性极大地影响了扬声器的发声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新颖的以非晶相压缩外表–拉伸中心结构的振膜设计理念,以期能扩大振膜制造时所能采用的材料,或者能增加适合使用于振膜上三度空间曲面变化及形状的设计,以让整个扬声器能更容易融入于环境之中而增加扬声器的设计弹性。
本案主要是揭露一种适用于扬声器的振膜,包括压缩外表–拉伸中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缩外表–拉伸中心结构包含:第一表面区域;第二表面区域;中心区域,设置于该第一表面区域与该第二表面区域间;第一过渡区域,一侧邻接至该第一表面区域,另一侧邻接至该中心区域;以及第二过渡区域,一侧邻接至该第二表面区域,另一侧邻接至该中心区域,其中,上述之该第一表面区域、第一过渡区域、中心区域、第二过渡区域以及第二表面区域都是利用均质非晶的材料所完成,且该第一表面区域与该第二表面区域的内应力同属为压缩内应力,而该中心区域中的内应力则是属于拉伸的内应力,该第一过渡区域与该第二过渡区域中都表现出由压缩内应力逐渐转向拉伸内应力的应力梯度 (stress gradient)。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表面区域的压缩内应力与该第二表面区域的压缩内应力强度大致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过渡区域与该第一表面区域的交界处的压缩内应力最大,其大小大致等于该第一表面区域的压缩内应力大小,而该第一过渡区域与该中心区域的交界处的拉伸内应力最大,其大小大致等于该中心区域的拉伸内应力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过渡区域与该第二表面区域的交界处的压缩内应力最大,其大小大致等于该第二表面区域的压缩内应力大小,而该第二过渡区域与该中心区域的交界处的拉伸内应力最大,其大小大致等于该中心区域的拉伸内应力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该振膜的整体厚度大于等于25微米且小于等于850微米。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表面区域与该第一过渡区域的合计厚度大于等于1微米且小于等于40微米,该第二表面区域与该第二过渡区域的合计厚度大于等于1微米且小于等于40微米,该中心区域的厚度大于等于20微米且小于等于800微米。
在一实施例中,该振膜的材质为一坚硬及渐变应力的均质非晶材料,其包含有二氧化硅。
在一实施例中,该振膜包括:一平坦区域;以及至少二弯曲侧边,位于该平坦区域的不同侧。
在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二弯曲侧边包含两个弯曲侧边,分别与该平坦区域的一组相反侧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二弯曲侧边包含四个弯曲侧边,分别与该平坦区域的两组相反侧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特联创(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比特联创(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92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双驱动扬声器
- 下一篇:发声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