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磨衬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8579.5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3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顾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开明 |
主分类号: | B02C17/22 | 分类号: | B02C17/22;B02C17/10;B02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磨衬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矿磨衬板。
背景技术
在选矿工业中,磨矿是矿石经破碎后进行分选前的粒度准备作业。磨矿作业是在连续转动的磨机筒体内完成的;筒体中装有研磨介质(如钢球、棒、异形球棒、大块矿石或砾石等),研磨介质在筒体旋转过程中被带动产生复杂的冲击、研磨和剪切作用,给入到筒体内的矿石在研磨介质作用下被磨碎。有时,筒体内不另装研磨介质,而是依靠被磨矿石中的大块矿石进行研磨,这称为自磨。几乎所有选矿厂都有磨矿作业。在选矿工业中磨矿作业不仅基建投资和生产费用占有很大比例,而且磨矿产品的质量(例如粒度分布、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湿式磨矿作业的矿浆浓度等)对选矿作业指标有很大影响。磨矿车间是选矿厂的主厂房,一个选矿厂的处理量、作业率及运转率都是按磨矿设备计算的。磨矿是选矿厂中一个极重要的作业,磨矿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选别指标的高低。磨碎过程是选厂中动力消耗、金属材料消耗最大的作业,所用的设备投资也占有很高的密度。因此,改善磨矿作业和提高磨矿作业指标对选厂具有重大意义,也是选矿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我国使用的磨矿设备中并未设置矿磨衬板,在设备长期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设备与矿石的长期接触而磨损,造成了大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矿磨衬板。
本发明的矿磨衬板,它包含防磨表面、调节器保护壳、减震气垫和底部固定螺栓,防磨表面上方安装有弧形表面凸起,弧形表面凸起上方安装有衬板凸起棱,弧形表面凸起上方安装有调节器保护壳,调节器保护壳上方设置有板间隙调节器,防磨表面下方安装有内置减震层,内置减震层下方安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上方连接有减震气垫,防磨表面背部安装有底部安装面,底部安装面上方安装有加强筋,加强筋下方安装有有螺栓安装槽,螺栓安装槽下方安装有底部固定螺栓,底部固定螺栓下方安装有横向支撑杆。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磨表面与弧形表面凸起连接,衬板凸起棱上方设置有调节器保护壳。
作为优选,所述的板间隙调节器与调节器保护壳连接,压缩弹簧与减震气垫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部安装面与加强筋连接,螺栓安装槽与底部固定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向支撑杆与底部安装面连接,板间隙调节器调节矿磨衬板之间的距离,确保矿磨衬板之间紧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表面凸起与衬板凸起棱形成摩擦面,对矿石进行摩擦。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磨表面1由钛合金压制而成,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后喷漆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部固定螺栓、横向支撑杆与加强筋均设置在底部安装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磨矿设备上加装了矿磨衬板,不仅能够提高磨矿的效率,同时能够有效对设备进行保护,避免矿石直接与设备接触而造成设备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矿磨衬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矿磨衬板的防磨表面图;
图3是本发明矿磨衬板的背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防磨表面;2-弧形表面凸起;3-衬板凸起棱;4-调节器保护壳;5-板间隙调节器;6-内置减震层;7-压缩弹簧;8-减震气垫;9-底部安装面;10-加强筋;11-螺栓安装槽;12-底部固定螺栓;13-横向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防磨表面1、调节器保护壳4、减震气垫8和底部固定螺栓12,防磨表面1上方安装有弧形表面凸起2,弧形表面凸起2上方安装有衬板凸起棱3,弧形表面凸起3上方安装有调节器保护壳4,调节器保护壳4上方设置有板间隙调节器5,防磨表面1下方安装有内置减震层6,内置减震层6下方安装有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上方连接有减震气垫8,防磨表面1背部安装有底部安装面9,底部安装面9上方安装有加强筋10,加强筋10下方安装有有螺栓安装槽11,螺栓安装槽11下方安装有底部固定螺栓12,底部固定螺栓12下方安装有横向支撑杆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开明,未经顾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8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